
我的续命系统
读者评论 共69条
【活动周期】09月22日09月30日【参与方式】回复本帖参与【活动奖励】粉丝称号:20点币:0【活动说明】1、投满20票并截图月票纪念册回复本帖可以获得粉丝称号。2、如满足第一条的同学超过20人则以投票数量多的优先,投票数量相同则以回帖顺序排序。3、如满足第一条的同学不足20人,剩余粉丝称号则以粉丝值等级排序。活动结束之后将由组织者手动公布及发放奖励
显示更多不知从何开始,他们都称呼我为至高之人,我也已经忘了很久很久之前我的本名,当然本名如何也不重要。我已经活了太久,很多事想不起来也是正常,时间这个东西会腐朽一切,也包括在别人看来无所不能的我。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出生在很久之前的一个小小星球上。那时候还没有虚空树、乐园、纪元甚至星界这个概念。当时我生活的星球上是以力量为尊的阶级统治,谁强大就听谁的。我很倒霉,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的父亲是谁,我只记得我的母亲是一个很弱小的奴隶女人,她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饿死了。我当时也很弱小,而且我绝望的发现我的体质并不适合星球上的修炼体系,可以说我是个废人。得不到力量,我就只能做个最底层的奴隶,我不甘心,我需要寻找属于我自己的登顶方式,我要成为最有权利最强大的那个人。我很幸运,当我偶然间用主人定下的规则获得了一口美味的泔水时,我发现规则真是个好东西。后来我运用各种人物定下的规则不断的向上攀爬,在这个以力量为尊的世界,我真正认识到了规则的好处。有了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即使我再弱小最终也成为了王下第一人,不过规则是王定下的,我的路好像到了尽头。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我可不可以也制定规则?那天我制定了属于我自己的规则,规则就是,我是最强的那个人。我成为了王,这个星球的霸主,同时我也发现这个广阔的星界中,我仍然是最弱小的那一个,但是我已经掌握了变强的方法,掌握了通向最强的道路。后来的经历和我在那个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差不多,通过现有的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不是没人运用规则,只不过将规则当做修炼体系的目前为止只有我一个人。后来,再也没有规则能让我掌握运用了,我已经到了这个星界的顶峰。后来,我对这个混乱无序的星界制定了更多的规则。为了给我创造的规则制作一个监管者,我最先种下了一颗连通星界各个星球的树,我起名为虚空树。它的诞生可以让我的规则更好的传达,同时可以更为均衡的分配星界资源,警告、处理星界生灵的违规情况。然而我发现整个星界生灵的诉求量太过于庞大,即使是虚空树也无法处理如此多的诉求。于是我放弃了虚空树的诉求处理,将规模较小的星球进行了星界区域划分,这些区域由一个个“下阶虚空树”进行管理,处理过后的信息最终统一汇总到虚空树中。较大规模的星球则保持不变由虚空树直接管理。虚空树运行了一段时间,星界生灵并没有很好的执行我制定的规则。研究到根本,我发现星界生灵都很狂暴,由最原始的欲望和各种情绪支配,经常发生星球级别的纷争。为了缓解星界生灵之间的无尽纷争,我将星界生灵大部分的负面情绪利用物品统一收集起来,然后集中处理。这类似于垃圾填埋场,占据污染一小片地方就可以让缓解整个星界纷争,生灵变得不再那么狂暴,减少纷争,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和创造。做完这一切,星界逐步变得稳定祥和,更多的生灵不再进行战争而是从事研究和发展。这时,我将目光从星界内转移到了星界外。向星界外看去,是一片黑暗,我称之为深渊,如果把深渊比作一盆墨水,那星界就是这盆墨水中的一个气泡,这个气泡中充斥着活跃的元素来维持气泡的稳定。这片星届很奇特,可以摄入少量深渊物质转化为活跃元素,来补充溢散于深渊中的活跃元素。介于这点,我制定了一个规则,“星界中活跃元素与深渊物质应维持平衡,当活跃元素过多时星界应当大量吸入深渊物质将活跃元素排斥溢散;当深渊物质吸收过多时,减少或停止吸收深渊物质,增加转换效率,提升星界活跃元素含量。”我很满意这条规则,这让星界变得更加稳定。很长一段时间过去,星界还是那个星界,深渊也还是那个深渊。我向深渊中探索,试图了解掌握深渊的规则,与深渊衍生物进行交流沟通。但无一例外全部失败了,那些深渊衍生物少有神志,即使有神志的深渊衍生物自身的行动也毫无规则可言,全屏自己的喜好行动。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还是没能了解深渊的丝毫规则,哪怕我亲身进入深渊去感受,去行动,深渊依然如同一摊死水。然而深渊对我的侵蚀却让我不得不返回星界,究其根本,我是个星界生灵,没有活跃元素我无法存活。终于有一次,我在深渊探索时间太过长久,当我返回星界时我感受到了消亡。那是种从未体验过的感受,比曾经弱小时面对的死亡更加恐怖。在道路走尽,存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我终于怕了,哪怕我不再探索深渊,我也会在时间的流逝下消亡。同时返回星界的我也感受到了星界对我的排斥,这似乎是对我一直以来的强行干涉运行反馈出来的结果。星界在阻止我吸收活跃元素,这会加快我的消亡。我的消亡应该是注定的。这个是我改变不了的规则。于是我不再探索深渊的规则,反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自己消亡。这时我才发现,获得越多,越怕失去,对于最开始那个弱小的我,死亡甚至是一种解脱。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自身会消亡,意识是否可以嫁接?我开始考虑意识嫁接得可能性,并且重新将目光转移到星界。在我探索深渊的这段时间中,星界发生了巨大改变。星界生灵开始崛起,虚空树的作用不再是监管执行,它变得更像是一个绝对中立的裁判,这是他自身迭代的演变结果。令我更加意外的是,“下阶虚空树”同样也发生了迭代,演变成了“乐园阵营”,有些“乐园阵营”甚至摆脱了虚空树规则的控制,制定了属于自己的规则。我之前定的“元素与深渊平衡”的规则也因为虚空树的管理能力下降逐渐变得异常起来。在活跃元素溢出过多的情况下,星界会一次性吸入大量深渊物质从而产生“深渊潮汐”,深渊物质会短暂充斥星界,大部分星界生灵受到深渊侵蚀造成其异变或死亡。当深渊物质被星界大量转换过后,活跃元素又会充斥星界,造成“元素积变”,星界生灵能力短暂提升后,会发生畸变,这个情况和深渊侵蚀类似。对星界生灵来说,原本的波动式柔和调节变成了断崖式的起伏,这个起伏的极点被星界生灵成为“灾变”。而我之前做的那些负面情绪容器因为长时间的未清理导致其溢出崩坏,在一次“深渊潮汐”中有些被深渊物质侵蚀衍生出了自己的意识和规则。因为承载了太多生灵的负面情绪,那些容器也承载了体量巨大的因果,这些容器被星界生灵视作不祥之物,被成为“原罪物”。看着肆意成长的星界,我没有出手干预,反而主动降低虚空树权限,令它成为一个真正的绝对中立单位。同时提升“乐园阵营”的权限,并且新增“乐园之间可以互相吞噬”的规则,加剧他们之间的竞争。至于深渊和元素的调节规则,我只是将调节时间进行了缩短,使"灾变"来的更快一些。做以上这些是因为我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能够承载我意识的生灵。我的意识太过于强大,同时我干预星界运行导致自身承载的因果体量也很大。这个生灵一定是能够承载这两点才可以实现意识嫁接,也就是夺舍。果然,在我做完这一切后,没等太久,一个被成为“团长”的人横空出世。他在极短的时间崛起,并且带领自己所属的乐园阵营击败了另一个乐园阵营。为了加速他的成长,我制定了“天选规则”,每一代都会有“元素天选”和“深渊天选”两位天选之人,他们会迎来最终的宿命之战。可惜马上到来的不是“元素积变”而是“深渊侵蚀”。没有生存压力的深渊这一方竟无人能匹配团长,只能我亲自充当“深渊天选”与团长进行宿命决战。可惜对战时我发现团长还是太弱小了,按照现有的能力阶级划分,我们足足差了两个阶级,同时他的因果体量承载也太少。团长终究不是我等的那个人,他,不是“天选”。我假装与他两败俱伤,随后便继续隐蔽观察,实话实说,我急了。真的没有合适的人选吗?出乎我的意料,团长失去天选后不久,天选似乎又有了归属。“灭法的传承人”,灭法者的因果体量很大,但是还不够,而且他的成长速度也不够。我需要在“深渊潮汐”到来之前,将他催生到可以进行宿命决战的地步。我利用“乐园规则”将资源向他倾斜;为了增加他的因果承载,我将因果体量巨大的“原罪物”也通过各种方式赠予他;同时我利用施法者与灭法者之间的恩怨,让施法者围剿他,不断的给他压力。出乎我的意料,星界的意志似乎也选择了他,每当我觉得他承载不了时,他总能通过我都没想到的方式去承载。他封印了“原罪物”甚至不是一件。他极端时间内突破至强,剑指巅峰。可能我续命的机会终于来了,星界选择了你,我也选择了你。很期待你的最终表现,苏晓。
显示更多仅代表个人看法。我觉得最近章节部分读者最大的不满,是在于祁笑涉嫌侮辱姜望,不顾王侯之尊。其次才是姜望认罚。一、关于祁笑1、先说祁笑这个人。虽然描写不多,但论地位——以女子之身一步步走到九卒统帅,齐国军列一人之下;论个人武力——可能齐国女子无出其右,是当世都可数的女真人。她脱离煊赫家世独自从军,尸山血海趟过来,成就现在的祁真人,是包括屈舜华在内无数女子的偶像。这样成长轨迹的女将军,性格一般会非常强硬锋锐。帝国新贵再尊贵、面子再大,可比姜萌熊乎?当时神临的凶屠都敢为了胖子与萌熊为敌,祁真人至少也不输凶屠,按她的性格描写也不必对姜望客气。2、姜述让姜望出海跟祁笑学兵法,这是我们的视角,谁知道姜述是怎样要求或者通知祁笑的?焉知祁笑针对姜望不是姜述授意?或者祁笑是否按自己的行事风格,来达到姜述期望达到的效果?3、按书中最新章的描述,祁笑这样做,给了姜望选择的机会——如果她亲至,她下的军令姜望不得不从。而这样一个小兵的传令,让姜望能够选择,甚至他提出要打屁股这种伤害最小但侮辱性更强的刑法,更像故意激起姜侯爷的反抗一样。所以,祁笑的做法,是考验的可能性非常大,她的人设也大概率能是好的,哪怕不是也无所谓。4、退一万步来说,即使祁笑真的性格恶劣、故意针对,甚至即使她怀有更大的恶意,再甚至即使她是一个大反派,那又怎么样?之前也有九卒统帅出过平等国奸细,敢参与袭杀皇子,姜望比姜无弃何如?书写到现在,对姜望怀有更大恶意、伤害更大的角色多不胜数,大家顶多就是希望这些角色早点领盒饭,而没太大争议。现在为何会对一个描写笔墨尚不多、立场动机不明的新角色,认为她的行为不合理、无法接受呢?为何因此出现大节奏呢?——可能是因为前期的铺垫,关键词:“女”、“真人”,让大家对她人设的期待有点太高了吧。二、关于姜望的选择以我的理解,其实和那些反对的读者恰恰是一致的——姜望如果不想认罚,他有千百种开脱的理由。别说不愿意被打屁股,他真要拒绝接受处罚,在场的将士也不会不服,甚至事后也不会有太大后果——哪怕万一因此在姜述心中掉分(也可能不会),大不了继续做他的同阶无敌,一人成军的未来武神,他的地位和所能获得的资源不一定会受多大影响。他能选择,不止是因为他是现场最高地位给他抗命的权力,而且是因为确实像很多读者所说的,他失期有客观原因、他有大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等等等等。但姜望,作为这本书的主角是怎样选择的呢?哪怕这些理由他一路上早就问了别人意见、给自己找过借口、做完了思想建设——连冠军侯都拉出来了,他想的理由比像我这样习惯遇到为难就找借口逃避的普通人都要完备。但到了真正需要抉择的时候,他甘愿受罚。他口中说出的愿意受罚的那些理由,我这里不复述了,他是这样说的,在被各种逗比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所掩盖的真正内心深处,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可以像部分读者所认为的那样,去逃避打屁股这种丢人的惩罚,不会有什么后果,但也仅此而已。他选择了受罚,得到的结果是“他们仿佛不是在看武安侯受刑,而是在敬武安侯受勋”,是“君侯令旗所指,末将纵死不违”,是“刀山亦往,火海亦往,令行禁止,死而无憾”——多么美好的句子啊。这结果,并非他做出选择的目的,却是他的选择所能获得的必然奖励。扪心自问,尽管我认为祁笑的行为具备合理性,也赞叹姜望的选择,但易地而处,我也会因为被针对觉得不爽,大概率会按照姜望预设的应对理由来避免丢人的责罚。有了这样的认知后,能做出这样选择的姜望,在我眼里就更显得可贵,毕竟是拥有赤心之人啊——尽管很多人拿赤心这个词来取笑姜望、取笑这本书,至少到目前为止,我都很认可姜望做出的每个选择,也认为他配得起赤心这个词。三、后语我窃以为,这两章的气氛渲染是写得挺好的,从欢乐逗比无缝转为严肃热血。如果这两章能一起更,情绪会更连贯,可能部分读者的反感会少一些。但到底这两章的内容其实只是一个小片段,一点都不重要,大过年的为此争论伤神大可不必。无论如何,作者用文字表达了他的看法,但每个人的看法不同都很正常,不必要求所有读者和作者达成统一看法。但有一点我相信是所有读者能够统一的,正如我上面说的,如果两章一起更效果会更好,这都是这本书的老毛病了,归根到底是作者躺平,越来越短。在催更这一点上,我现在也和大家同一战线了。加更!!!ps:新的这章挺明显了,祁笑这系列不合理的行为都是为了更好判断姜望是怎样的人——道德品质和个人能力早已天下皆知,但姜述想让他直接带九卒,还是要看看合不合适。最新一章有位读者章评提醒了我。之前星月原大战,姜望临阵脱离去救官衍,这是更严重的违令了。这次他失期先是有完全的客观原因,然后又有半客观的不得不救袍泽的理由,再之后就是主动的去追杀鱼,毋庸置疑他是立了大功,但他内心却实在将祁笑最初的军令越来越无视了,按他以前倒霉蛋的属性,被真君追杀迷路,一年后才到集合点我都不奇怪。另外,他再一次把他带的兵丢下了,这也不是一个正常领兵的人的做法,还是太莽。在读者的视角,无论是星月原还是这次,他的选择都是毋庸置疑的,不违令才会让读者不爽。他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无论多少次都会这样选的,遵循内心军令。他救他认为必须救、杀完必须杀的人后,却又遵循内心的甘愿接受任何加诸自身的处罚,这种对比甚至有种圣徒的味道了。打屁股都是小事了,这让我想起之前被余北斗算计被害得那么惨,在读者的视角都看余北斗非常不爽,更何况受害者本人呢,但因为余北斗是真的舍身去为人族镇压魔典,姜望事后也仍对余北斗保持尊重,没有记恨。到此为止,祁笑自然就判断得出来,姜望不是姜述所希望的帅才,他是无需雕琢自成材的美玉,保护他让他自行成长就行。书评区有另一位读者的猜测我觉得有点靠谱,姜望进迷界后一系列的顺利,血王的倒霉,很可能是祁笑的“祥瑞”能力一直在照看着。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