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余烟

作者: 蟹的心
👥 198 读者
⏱️ 已完结
历史军事
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蛇纷起,竞问鼎之轻重。尸山血海之中,一名年轻的武人持刀起身,茫然四望,但见凛凛英雄犹在;而汉鼎余烟未尽,孰能续之?

读者评论 共37条

大日迪迦光明佛
2023年03月12日

你还不加精,爆更就说不过去了啊!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狂吃不月半
2024年05月27日

塔塔,抬头望天,你会看到我关心你的脸;低头品茶,你会感受到是对你滚烫的情感;把手放在心间,你会体验到我无限的爱恋。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雨下的好大
2021年04月11日

【活动周期】04月11日04月30日【参与方式】回复本帖参与【活动奖励】粉丝称号:20点币:0【活动说明】有二十个称号。按月粉丝值排行榜发放。前十几二十位。现有盟主不受限制,直接发。每个月都有十个,所以不需要争什么,总能轮上。对了,记得留言,只有留言才能发放称号,不然无法发放。记得留言。然后有个问题,现在书在合并,如果合并前发放,那么只会是这个号的称号,所以一旦合并,带不到大号那边。只能留在这边。大致就是这样。参加记得留言。30号中午十二点,截图,手动发放。活动结束之后将由组织者手动公布及发放奖励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鱼对水说我爱你
2020年12月06日

松哥带你回村了!一起吧!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赵惟庸
2023年11月16日

谁记当年小笛客,天阴恰恰湿衣。骑牛唤我过小溪。见鱼争笑指,举荷是虹霓。十年玉约今一梦,重看信字迷离。秋后潇水总无期。风来襟袖冷,雨到骨神凄。写到诗会的时候我就有点担心诗坏气氛——因为我真写诗……反面教材就是蛊真人。总是看到酣畅处,真人就吟一首打油诗巧妙地破坏我的阅读体验。整本书下来,恐怕只有一句“五域九天功,尽在一气中”算是小佳,余者(包括这首诗的其他部分)说今体没律说古体没辙口(于古于今都没辙口),遣词浅白近乎陋,比之郭沫若的旧诗都有数个甫子寸的差距。今天总是一颗心落进肚子里。先看词谱。甩进机器词谱测过平仄,出了两三处,微瑕不妨事(也可能我没选对体例)。至少确实押韵(于古于今都能押)。我们回到词本身。这是一首很简单的小令,上阕追忆往昔,知人论世,我们知道是和成兄的故事。下阕回到现实,并抒情。如今学诗者最易犯的错误,就是没逻辑。本格推理讲究公平,侦探知道读者不知道的线索就算不上本格——写旧诗亦是如此,后文出现的人事理物,在前文一定要有伏笔;一首诗是一个整体,前后文会相互染色,所以意象之间一定要相关。文学理论讲读者与作者有默契,读诗者是默认你言之有物、义理晓畅的,你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实在不想费这份脑筋,有条捷径:你每个字都是真事就行了,保持诚实,不为了字面好看而附和典故,不作艺术加工去增减一分一毫,那你的诗肯定义理晓畅——但未必言之有物,生活毕竟是很无聊的。鹦鹉写齐居士这首诗,就做得很好。起笔“谁记当年小笛客”,以声音引入人物与景色。这是很经典的手法,过渡和起笔都可以用。譬如你先写了外景,如何引入室内写诗的主人公呢——可以写窗外鸟鸣声;你写了室内歌舞喧喧,怎么写天色呢——你可以写乐声停云。“天阴恰恰湿衣”,(湿古韵是入声字,仄声喔)景物这时出来,声色一时俱备。“骑牛唤我过小溪。见鱼争笑指,举荷是虹霓。”叙事自然天真。何为骑牛,有“短笛客”尔。陆游诗:骑牛吹笛伴村童。何为见鱼争笑指,因“过小溪”而见鱼也。何为是虹霓,“天阴恰恰湿衣”,雨过也。你看,上阕环环相扣,事事其来有自,就很有逻辑。下阕换头,“十年玉约今一梦”,又是一个经典的过渡手法。一般什么时候能意识到梦是梦?梦醒时分嘛(一轮强劲的音乐响起……),“梦”字基本上是脱离回忆的万用解法,经常作为一首诗中回忆和现实的明确界限。“重看信字迷离。”梦的余韵(而且可见二位不像小裴是个半文盲)。“秋后潇水总无期。”触景伤怀,什么景?水景。无期,玉约无期也,水在约在,立玉约的人去哪儿了呢——哈,已经上天堂了。“风来襟袖冷,雨到骨神凄。”冷则秋后也,而雨又重来,当时并肩之人今尚在否?一叹。这又扣上了第一韵的“天阴恰恰湿衣”。一点建议:此诗思力在我之上,但句法还要多作斟酌。一是词虽然不禁重字,但毕竟这是小令,没有自觉的重字,太多,不好。二是“雨到骨神凄”,句法不佳,有强凑对偶之嫌。鹦鹉真是把我想干的事干完了,立地登天登完就似的侠客也让你写了,写部小说然后通过虚构之事感怀而作诗也让你干了。你别逼哥们最好给哥们多写点别逼哥们跪下来求你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发表你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