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万安

作者: 云霓
👥 258 读者
⏱️ 已完结
古装言情
周如珺蒙冤惨死在大牢之中,再睁开眼睛已经变成了傻女顾明珠。 对顾明珠来说,不但要报仇,还要为那些被陷害的“死囚”洗刷冤情,让真相重见天日。 顾娘子安分守己,人前也并不出挑,可他却发现这样一个害羞、胆小的女子有点黑,仔细看起来,她黑得深不可测…… 顾明珠:那些鼎鼎有名的大盗、骗子、美人、神医都与我无关啊,我更不识得周如珺是何人,我只是一心一意帮大人查案,大人难道还不信? 某人倾过身子,细长的丹凤眼中迸射出一抹精光:除非你立下文书,若是此话有假,便嫁与我为妻。 V裙:五四二八壹四零二五 粉丝值2000+,或者全订过云霓任何一本书皆可申请入群 ****** 新书《喜遇良辰》书号1028052881

读者评论 共23条

安时愿
2021年03月22日

深夜怪异的声响,电梯不停的升降,弥漫的腐烂气味,无法掩盖的异常。晃动的影,它在靠近,假人身上藏着诡异,被摘下的头颅,却不见鲜血落地,记忆犹存,生命早已逝去。闯入者小心,面对是唯一途径。被藏起的规矩,不公平的游戏,你无法逃离,它在门外徘徊等你,必须破解规律,脖上红线暗示结局,未拨通的电话,没讲出的再见,或许是不错的结局。性命当赌注,黄金当镣铐,关押的神秘,能否换得一线希望,还是灾难的开启,不要高估人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今天好多人发同人文啊,我也凑个热闹,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书海乘小舟
2023年03月30日

很好看,看不够,不知道女主的本心是什么,但是总算是能自渡之人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老檀
2025年01月22日

这书像是掺东西了似的太太太爽了,已经在看作者之前的书了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江仙齐天
2024年05月06日

【活动周期】05月05日05月31日【参与方式】回复本帖参与【活动奖励】粉丝称号:20点币:0【活动说明】1.全订本作品的书友请提供本书相关粉丝值图片,贴图到本帖回复“参加”即可。2.盟主书友只用回复“参加”即可获得粉丝称号。ps:本次称号活动发放的名额为[20个]。活动结束之后将由组织者手动公布及发放奖励活动结束之后将由组织者手动公布及发放奖励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小号也要有气势
2023年10月07日

尽管南北朝时期尚书省逐渐取代了九卿的职能,成为行政中枢,尚书郎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但尚书省不如中书、门下二省亲近、重要,高门士人因而不愿为尚书郎,如王坦之。但一般士族则不会有太大排斥。而士人在担任记室之后会回到中央或者仍然留在地方任职。如若回中央任职,三省以及东宫是他们的主要去处,三省中又以尚书省和中书省为多。对于士人而言,在正常迁转程序之外,从东宫属官转任军府记室可能没有太大吸引力,但是从军府记室转为东宫属官则是个不错的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士人又是因为府主入主东宫,从而顺理成章回京担任东宫属官。并且士人在成为记室前后所任官职的品位有明显区别,担任记室后再进入中央任职地位明显提高。以尚书省为例,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同等条件下地位更加优越的曹郎的人数明显增多。进入中央任职大多数士人在担任记室参军后会进入中央三省和东宫任职,少部分士人会去往监察机构、司法机构和教学机构。士人去往三省任职的,多在尚书省担任各曹郎,这种情况在南朝和北朝都比较普遍。在尚书省任职,士人在为记室参军前在尚书省任职的,基本为各曹郎,南朝较为多见。士人在记室参军后进入尚书省任职,虽然普遍担任各曹郎,但是却是北朝较为多见。尚书曹郎之外,还有尚书左、右丞一职,士人从记室参军到尚书左、右丞是为迁升。尚书左、右丞为在南朝为尚书省佐官,位次尚书。左丞职权轻于右丞,但是地位高于右丞。士人从记室参军迁至左丞多于右丞,在梁以前士人如果出身门阀大族,且有府主和其他权臣的赏识,在政局平稳时,士人可以凭借出身和资源优势从记室转为吏部郎,即使遭遇政治动荡,只要府主起兵夺位成功,士人也能因此转换身份。在中书省、门下省和集书省任职士人从记室转入中书省任职主要是担任中书侍郎,仅见于两晋和南朝。中书侍郎在晋宋为五品,梁九班,陈四品,因而士人从记室参军转任中书侍郎实为升职。中书侍郎在西晋时多用文学之士。在秘书省和东宫任职秘书丞是秘书省,南北朝时出任此职者多为士族高门,在东晋南朝则多为侨姓高门。从记室参军迁转而来的士人也不例外,如南朝有王延之和王慈,他们均出身琅琊王氏,在刘宋时分别从建平王刘宏中军记室和安成王刘准抚军记室转为秘书丞。士人能从记室转为著作郎主要有以下客观原因:一是府主即位顺势提拔:隋末越王杨侗称制后,授记室陆南金著作郎;二是府主失败被俘,记室被敌方首领收入麾下:李玄道原本为李密的记室,因李密败于王世充,被王世充署为著作佐郎。在中央的其他部门任职除了上述士人去向数量较多的中央行政机构,士人还会从记室转向都水台这样负责具体事务的机构:北魏当朝权臣元叉憎恶清河王元怿,府中记室李义徽受到牵连被徙为都水台长官都水使者。一些记室还会去往监察机构、司法机构和教学机构任职、被宗王引为文学侍从、担任皇帝的侍卫武官、被授予文武散官。记室既为皇帝的文学侍从,也能为太子的文学侍从,是西省义学士和东宫义省学士二职是主要的侍从官职。梁太子萧纲引邵陵王萧纶平西府记室郑灼为西省义学士;岑之敬在梁为晋安王萧方智宣惠府中记室参军,入陈后授东宫义省学士。除了太子,一般宗王也热衷召引记室入府担任学士,庾自直和虞绰在陈朝时分别为豫章王陈叔英宣惠府记室和永阳王陈伯智王府记室,陈亡以后二人均被隋晋王杨广引为学士。记室除了担任文学侍从,也会担任侍卫武官,这种情况南北皆有。北朝士人在担任记室之后还能被授予散官,这种情况与朝代更迭有一定关系:西魏建立后授中散大夫,封夏阳县男,邑二百户;庾质在北周时为齐王宇文宪记室,隋初除奉朝请。地方任职士人在担任记室后的下一站除了中央还有地方,包括州、郡(国)、县三个层级。但是士人从记室转任州郡县府佐吏的却不多见,由此可知行政佐吏的地位远落后于军府佐吏。士人从记室转任军府其他僚佐,多是升为上佐,且大多要出府,去往其他级别稍低的军府任职。即使转为地位相同或者稍低的其他府佐也不意味着地位有所降低,而会通过其他形式予以补偿;至于没有特别措施的,又多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转任地方长官,宇文护中外府记室崔旷(崔谦儿子)累迁开府仪同大将军、淅州刺史。与从郡国长官转任记室相比,士人从记室转任郡国长官在两晋和北朝较为普遍。转隶州郡县佐吏,记室转任地方佐吏非常少见,士人们能在正常迁转程序中从记室迁为州治中,如南朝有刘遵历任梁晋安王萧纲宣惠、云麾二府记室,转南徐州治中;北朝有赵轨由北周蔡王宇文兑王府记室迁卫州治中。尽管总管府与一般的州府均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但是它们下设的官员不属于同一系统,一般而言,记室直接迁转升州上佐治中比较罕见,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被委以重任。转为公军府僚佐,公、军府僚佐众多,记室参军的品位次于上佐和从事中郎,高于除中录事参军和录事参军之外的一众参军。相对而言,与转任其他参军相比,记室转任军府上佐更为普遍,也就是记室若转任公军府僚佐,则多为迁升而非平调。士人在公军府僚佐系统内部的迁转,分为同府迁转和异府迁转。对于士人而言,从记室升为长史和司马,基本都要出府。尽管记室通过迁转可以提升品位,但是实际政治地位或者薪酬待遇则不一定随之提高。转职宗王府官或国官,记室参军的府主在南北朝时期大多为宗王,记室转为其他府官或者国官往往需要经历多个宗王。士人多从记室参军转为王府训导官王友、王文学和侍读,王友地位高于王文学和侍读,出任教导官的多为文化士族。隋末唐初的士人如许敬宗若为非正式的李密元帅府记室,在唐朝建立后,也会因为才名秦王李世民引为同样没有定员和品秩的王府学士。严格来说,这二职并非官职,但是在特定阶段各自却又能发挥一定作用。士人在担任记室参军后仕途中止或者终止对于大多数士人而言,记室参军只是他们所担任过的众多官职中的普通一职,在记室参军之后,他们或者进入中央政府任职,或者仍然留在地方担任长官或者军府僚佐,还有一部分士人的仕途则会因为外部因素或者自身原因就此中止或者终止。首先是士人在担任记室参军后因事中止仕途。西晋有成都王司马颖公府记室江统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司徒左长史;任昉在南齐为竟陵王萧子良司徒府记室参军,父母接连去世,服阙满后拜太子步兵校尉。记室在任上因事免官,之后重新起复,其次是士人在担任记室后会因为死亡或者辞职终止仕途的。两晋南北朝时期,宗王出镇与宗王干政相结合,在中央政局不稳,政治险象丛生的局面下,就会成为社会战乱的因素。因此士人在担任记室参军后,因为府主参与谋逆可能受到牵连被杀,或者选择自杀脱身,一般士人在丁忧后会起复,但是却有人会因丁忧而死。结语记室作为官职始于东汉,终至明朝。记室在隋唐以前,特别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广泛存在,隋朝以后,三公二大不再开府,府中记室曹随之而罢,记室参军也一并裁撤。地方佐吏由吏部选举,剥夺了地方长官的自辟权,原本作为军府僚佐的记室参军没有转入州郡属吏序列,因此废除。直至明初王府中的昙花一现,而后彻底退出王府属官的序列,自此也最终消亡。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发表你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