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个男神

作者: 大橘很重
👥 117 读者
⏱️ 连载中
武侠仙侠
【女主回追剧】 “本是飞升成仙日,不愿负情向天行……” 那天,一位专心追求天道的大渣男,在红尘树下许下一个还债的愿望后,便转身踏入了轮回。 若干年后,在一片拥有科技与修真文明共存的大陆上,一名自称是誓约受理人的女子,找到了为追女神而进入大学的余歆。 为了不被雷劈,余歆只好被迫踏上了一条还债的路。

读者评论 共17条

笑看苍生莫怨天
2023年06月29日

又到了每个月月底的投票时间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六八海里老书虫
2021年06月04日

接触这本书的时间有点晚。。。。刚好养的挺肥的看,到目前才看到在迷界赎罪,在鱼手下逃命的章节。。。有点舍不得看。精彩。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弦侧群星
2024年06月24日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天元之柱,是弑神世代中又一伟大的创造。以此为根基,我们将能掌握一切。......“自今日起,天元之柱,进入封顶阶段。”在人们狂热的仰视中,王如此宣布。我立侍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屈原,放逐。”我踉跄着离开都城,在所有人的鄙夷中,狼狈的上了马车,把那尊未完成的鼎给遗落在身后。王似乎正在接见那个叫“孟”的年轻人。王对我说:“屈原,你是个诗人,而他比你更像圣贤。”自300年前启用“商”的时候,我便感觉我们间有了不可弥合的裂隙——毕竟他是王,我不是。而现在,我已被从他那儿逐出来了。我回头向城里望去,只能看见那贯彻天顶,被云雾所缭绕的天元之柱。——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王从杯中倾出玉酌酒,面无表情的看向我王说:“喝吧。”又一次被王赐的毒酒吓醒,我睁开眼,却感受不到已经习惯的马车的震动。拉开门,看见马车夫站在门前。他平静地说。“先生,该下车了。”我扶着门下了车,脚触及南疆的路面——我的流放地。灰尘随马车的离去而扬起。我将在这度过数十年之久。......流放的第三年,都城传来消息王罢免了又一位圣贤,似乎叫“墨”,近来我看到不少鲁人逃居到南疆来。“世风日坏,世风日坏啊!”我骚首感慨,看到酒帐里一个年轻小吏站起身,向我走来。“屈大夫?”他诧异的打量我的服饰,我也认出了他,“道家”的第二代圣贤,“庄”。庄似乎是偶然在此,才与我这个逐人见上面。'“王也不待见我,我干嘛要去趟那趟浑水?”我与庄握了握手,他似乎已经到了我难以察觉的境界,饶有兴趣的讲述在南疆的见闻,又说起《南华经》。第五天,他向东方而去,说是听闻那里有大龙我看看自己,决定继续向南方流浪。......许久未听到王的消息。面前的景色也逐日变得荒凉。我意识到我到了南疆的极深处。天元之柱虽尚还看顾,却也力不从心。一处又一处的村落里,住着一张又一张麻木的脸。前些日子,路过一座稍大的城,往里走去,却没有一个人。也不知是为何而废弃的。王啊,你还能看到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墨”所留下的最后的炼金造就,“水银”,于暗处兴起。远方吹来革命的风讯。......流放的第十年,我来到一条江边。站在江边,回头。从这里看不到天元支柱的主体,只有一根细线——炊烟似的白影。沿着江畔行走,有时还需耗费体力去清除障碍。我并不知道这条河流的名字,它和曾经在楚地唤来的“天上之河”相比太过渺小,但它骚动的流水给我的感触无以言表。我感到我的天命在沸腾,在欢呼。于是我快步追逐起那转瞬即逝的涟漪和浪潮。清浊之间,谁有对错呢?我已渐渐想不起王的面貌了。......“屈大夫,变革之锋已经铸造完全了。”“...你们去吧。”“......”“我不打算再见他了。”那是印象里最后一次使用“九歌”。......从远处的江面上漂流下一只渔船。我停下脚步,驻足观看。有多久没见过人了呢?“我已经老了。”于是我收拾行囊,向北返程。......“王,我来见你了。”王沉默的坐在王座上,仿佛把世界分解两半的斩切横贯腰腹。“...你这些年过的怎么样?”“还好。”............浩浩沅湘,分流汩兮。脩路幽蔽,道远忽兮。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质抱青,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已经不是属于我的时代了。............“季觉,来吃粽子吧。”“学姐,你论文写完了吗?”“唔呃...小安小安,别动那粽子!”又到端午了。#岁岁安康时至瑞阳#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云_宇
2024年04月06日

先叠个甲,本人目前所看过的最好的轮回同人。严格来讲,这已经快要跳出同人的范畴了,差不多可以说是对轮回乐园宇宙的拓展和丰富了。夸张地来讲,就像是克苏鲁体系是由不同时期、多个作者的作品组成的一样。我相信作者大大有这样的潜力。个人浅见,求加精。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云间望
2024年11月20日

其实如果深度按照我国世俗和宗教信仰来构筑世界观的话,那这个世界观其实就是一个童话的、乌托邦式的世界观,因为一切都给你安排好了,“善恶有报,到时就报”这种美好幻想在虚构作品里也得到了实现。但这样问题也就来了,这种世界观很难描写冲突强烈的矛盾,因为总有神佛可以“机械降神”兜底,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可看性,一些古典民俗志怪故事和传说也是一样的套路。实际上在宗教世界观里,佛教魔罗波旬未来也会成佛,道教诸天魔王更是直接在三清控制之下。但我个人是不介意的,因为虽然作者可能也想要用正邪对立的宏大叙事做文章,但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我更愿意当做日常文而非打怪文来看,我阅读作者前作《我在天庭做仙官》时也是一样的定位,这种定位下我的体验是最好的。我也不是不能接受正邪对立的宏大叙事,但是十几万字下来,作品的气质已经在那儿。如果一开始就是描写的神话中的末劫时代,主角在类似“五浊恶世”的人世间苦苦挣扎,历经艰辛,打怪升级,那最后正邪大战,让诸天神佛重临世间恢复秩序,那也完全不是问题。当然以上都是我的个人意见,我也不太清楚其他读者怎么看,相信作者自己的判断。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发表你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