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战无声
读者评论 共70条
我看到214章,实在是忍不住了,首先我是一个日照人,你可以上网搜一搜,日照在中国的什么地方,虽然不大,但我作为一个日照人还是蛮自豪的,张开始我可以压的住情感,但是214章里面那个人佐藤兵是个什么玩意?我是一个日照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那个日照宗影射的是什么我不管,但麻烦你注意一下,我尊重你的小说,但是在家乡和民族间我绝对不会有半点妥协,请你尊重一下你的同胞,行吗?
显示更多主角的发展历程并看未来粮食缺口主角起家天德军878年,率领50人打天下,代表人物任遇吉,李延龄,卢怀忠等。主角江东发展879-880年,发展队伍4000人,收编江东土著,代表人物朱叔宗,徐浩,收服江东外镇军,陈诚等。主角绥州基地880年,折家联姻收获人才,代表人物折嗣峪,彻底收复监军势力宋河,关开闰等。主角关中打击黄巢880-882年,发展队伍7500人,收编黄巢投降人物,代表人物王遇,李唐宾等。主角主政夏绥银882-883年,发展队伍1.8万人,收编本地代表人物周融,令狐,经略军杨锐,银州裴商。主角打击草原势力和拓跋家族883年,发展队伍2.5万人,收复地方党项势力,代表人物野利,没藏,嵬才。主角兼并灵盐884年,发展队伍3.5万,外地文人投靠,代表李劼河东,赵植天水,卢嗣业河北。主角出兵长安885年,发展队伍4.3万,长安文人投靠,天水赵氏。未来,占会州,增加5千军人。统治天德振武增加至少8千军人...上面主要是军事地盘的增长,而民生治理方面也需要配合,书中只是侧面介绍。先题外话说一下,宋河是很有能力,想一想绥州从5000户2.5万人迅速在二三年发展到近10万人暴增3倍,其遇到的民生问题,如开渠,特别是巨量的移民安置涉及住宿安排,劳动工具分派,粮食的分配,人心的安抚,巢俘虏的暴乱等等其涉及的方方面面巨多。再想一想宋河还只是新来的人,估计是靠着州兵(这也需要能力)进行推动。而且效果不错,荒地的粮食产量在第二年就达到那些当地土著的水平,这应该算内政奇才吧。总之随着主角军事能力的迅速发展,地方治理能力由于处在烂地产出不多开发难度大特别是粮食短缺要开始限制主角的发展。兼并灵盐后,主角的队伍发展到3.5万,其实就已经开始出现粮食缺口,至少差额10万斛,当然杀牛宰羊也可以,但这不经济,需要卖马调配。出兵长安,队伍发展到4.3万,书中提到的移民近8千户(估计4-5万人),在灵盐起来前,粮食差额会巨增,新移民8千户费用为22万斛,新增8千队伍为16万斛。粮食缺口进一步扩大到48万斛。这靠作买卖可是无法做到的,按照书中的数据1马能换30斛,主角要卖近2万马才能够满足,关键是关中地区可是缺粮的很,要不怎么隋唐要不时移都洛阳,那还是和平年代,再仔细注意一下,晚唐时期动用全国能力长安的粮食输入也不过50-150万斛罢了。主角缺粮已经达到其下限,这粮食缺口如何解决。(所以说王重荣的30万斛真的不容易)。说明:新移民的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路上粮耗一是开荒粮耗,路上按照书中说法估计1户7斛,那8千户就是5.6万斛,加上开荒算多2倍,合计22万斛。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