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葫剑仙
读者评论 共56条
我看起点红楼文里角色支持度方面,大多数书里黛玉支持度都高于宝钗,包括本书。反映的是读者对黛玉的偏爱,这个也好理解,不管是原著还是电视剧,似乎黛玉都比较惨一点,怜香惜玉人之常情,越悲剧越招人疼。但是我相信曹公写作时对钗黛的爱是一样的,对两人的评价和定位也是难分轩轾的。可能读者在不同时期,对两人的喜好也会改变。比如年轻时结婚之前,偏爱黛玉,结婚以后有了孩子,过几年鸡犬不宁的生活,恐怕都衷心希望自己老婆是宝钗了,别的好处且不提,就两个字享福。。哈哈哈。。这一点请结了婚的兄弟说说是否如此?女大三抱金砖,还是有道理的。本贴不进行幼稚讨论,诸如宝钗给黛玉送燕窝是下毒,宝钗听到小红的小秘密嫁祸黛玉,宝钗在宝玉床前绣了两针就是勾引他,或者说黛玉戏称刘姥姥是母蝗虫,就说她不尊重穷苦劳动人民,刻薄之类,让人哭笑不得。看了完美犯罪这一章,各位应该知道,犯罪也是要动脑子的,是一定有动机的,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以宝钗的智慧,我能想到的问题,她肯定也能想到。我对宝钗的评价是,这是一个不仅有文艺才能,更有政治才能女性。早年丧父,母亲能力平平,兄长纯扯淡,在这种环境下,不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人的孩子也必须早当家,操心家里的生意事业。宝钗承受的主要是家族延续振兴的压力,如果她选秀成功,则永困深宫之中,或许像元春一样被害死,或许孤独终老,无论如何结局也是不好的,比黛玉好不到哪里去。黛玉则单纯得多,才华美貌体弱多病自不必说,家庭的不幸,父母早亡,少小离家,使得她缺乏安全感,养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遇到宝玉这沙雕,爱情方面也不顺,注定悲剧,她承受的压力主要是生活上的个人命运上的压力,这个和宝钗不同。这样一个为爱情奋不顾身,流尽泪水的姑娘,谁能不由衷怜爱呢?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叹怜两个字已经道尽作者对宝钗黛玉的爱,我看红楼文如果不是宝黛全收,直接pass,我无法容忍二者只能得其一。现在我来写当然也是这样,希望能尽量还原原著中的形象。顺便预告,下一步将开启扬州剧情,黛玉戏份大大增加,黛玉党不容错过。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