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世天灾种田路
读者评论 共125条
笔者对表哥两本书的文风进行了一个归总,发现了一个问题,一个对历史文来讲相对致命的问题,即,主角的人格魅力。不是外貌,不是武力,不是智慧,不是思想,而是人格魅力。终宋和满唐这两本书,两个主角,可以说处处皆不同。一个马上得天下,杀杀杀,一个政坛起风云,谋谋谋。但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个在我来看的缺点,即都像一个机器人,一个被设定好的程序,不见其人格魅力。我们讲领袖是要有领袖的魅力的,且每位领袖都独一无二。像刘邦的痞子气,欲成大事,不要脸面,把你的冠尿了,成了事我也不害臊,该请就请。刘彻的霸气,说要干匈奴,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干,能者上,庸者下,都得听我一人。二凤的大气,对魏征的容忍,对外族的包容,叫天可汗不是没有原因的。朱元璋的接地气,老农民出生,对媳妇儿敬爱,对长子疼爱,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他。这些领袖的人格魅力,闻于声,见于行,从小声小行中,见其为人。或是优点,或是缺点,归总一起,令其臣下着迷,亦令读者着迷啊。领袖魅力会让人从心底里不由自主的想跟着他,拥护他,历来成大事者,且有此。在网文里举例,还是之前说的玄德,有一章为刘备(穿越者)平凉州乱后去平益州乱,结束之后,与部下攀登蜀道,在众目睽睽之后高诵蜀道难,这点就很爽,我读着相当爽。且客观来讲,在部下心中树立一个形象,更有利于统治。我们要承认的是,对历史,对历朝历代,理想是根本,利益是动力。领袖能用一个大的理想,带领一群小的理想,能用大的利益,驱赶一群小的利益。但我们也要承认,领袖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也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这能让从者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甚至对于我们后世读者来说,人格魅力从读感来讲,其比重更甚。主角是小说的灵魂,是推动主线的人,是读者代入的人,是重中之重。表哥小说的配角写的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每个登场的人数都在有限的字数里表现出了其人格魅力,或好或坏,都足够亮眼。唯独对主角的刻画,略有不足。我要说的是,心路历程不能体现人格魅力,人物对话不能体现人格魅力,所作所为不能体现人格魅力,第三视角更不能体现人格魅力,都太单一。人格魅力应当是在落笔之前就定下的,从各个方面体现的。作为读者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表哥的小说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再想想网文历史里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无不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在严谨的行文,老辣的笔力,广阔的格局后,能再次提升小说吸引力的。可以说,我爱小说人物,更甚于小说本身。因为历史是由人来缔造,由人来书写。对这本小说的主角薛白,读者叫他大唐魅魔,因为其容貌甚伟,谈吐文雅,每每直击旁人内心。但我还是看不到其人格魅力。诚然,这本书的基调,多为政坛上的刀光剑影,蝇营狗苟,多数人首先是政治生物,其次才是人。但这并不代表就不能于细节处彰显主角的人格魅力。而且,我还要强调的是,主角的人格魅力,塑造的好的话,是能给读者带来强烈且难忘的情绪价值的,这对小说的收益,对作者的收益是正相关的,并且,一本小说的主角要是让人生厌,无论作者文笔有多么强,笔力有多深,都不能带来过多的收益。再再强调的是,这本书让读者不满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主角的不满。魅力不是优点的综合,魅力是每个人之所以独一无二的外在表现。我希望下本书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主角,而不是一个战争机器,一个算计机械。哪怕是有些小缺点,也无伤大雅嘛,我相信读者甚至乐于看到一个稍有缺陷的主角,毕竟理想主义虚无缥缈,太过完美的主角也会产生距离,你有缺点了,大家甚至会觉得亲切,笑着调侃说我有时候也这样,我身边人就这样云云。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不是批评,这是一点点读后感,一点期望,一点自省,与诸君共鉴。
显示更多维度之风吹拂,异色的宇宙在说,彼此的甜蜜,只想紧紧的,永世在一起。无运的冤魂,在风中洗去,哀伤的过往,重新,获得新契机。哦,认清了自己,告别过去。哦,体验了新奇,无需言语。当把奇迹高高举起,镜中映照天地。当把尊贵牢牢铭刻,领域诛灭群敌。
显示更多省试:第一省元是江衍,殿试没进前五。章越这次进步一名,第二怎么样?每次进步一点点。江衍,字巨源,兰溪(今属浙江)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官山阴、鄞县主簿。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迁庐州观察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八)。元丰六年(一○八三),为京西转运判官。官至四川提举。附1:宋会要摘选省试:——————————————————————殿试:殿试最终成绩的进士前五名也有记录,没想到好基友黄履是一甲第五名,和章惇一样。不错不错,到时候章越当状元,担任大理寺评事,佥书雄武军节度判官公事。黄履也当他的第五名。至于王俊民就前五名开外玩去吧啊,看他成天花天酒地的,最好前十名都没他。殿试第二名陈睦:陈睦,北宋词人。字和叔,一字子雍,莆田人,徙家苏州。陈动之之子。嘉祐六年(1061)进士第二。及第后任过潭州知州。熙宁三年(1070),秘书丞。召试,授集贤校理。出为两浙提点刑狱,拜监察御史。元丰间,累迁史馆修建,改鸿胪卿。以宝文阁待制知广州,移知潭州卒。(他父亲和伯父都是欧阳修同年进士,要不是得罪了夏竦就是状元了。看这个履历应该是偏向旧党,也是胡建人)殿试第三名王陟臣王陟臣(?~?),字希叔,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人。北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王俊民榜进士第三人。王陟臣曾任太常寺奉礼郎、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余事不详。(王洙的儿子,王尧臣亲堂弟)殿试第四名任贯任贯,眉州(今四川眉山)人(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为试衔知县(小透明)第五名黄履同志太多了,还是自己去百度看吧。ps:黄履外甥是李夔,就是李纲他爹。李纲也就是黄履的外甥孙子,还娶了黄履外孙女。附2:宋会要摘选殿试最终成绩ps:宋朝进士赐服是绿的,那没颜值再胖一点的穿上不得跟大蛤蟆一样啊……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