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后我成了大嫂
读者评论 共38条
最近在网上上发现一段文字似乎与杨狰的狰本法身·赤心吼、狰本法身·琉璃眼有关,随后查阅资料,发现狰的形象竟然有两种。网上原文如下:四皇移位,天降赤心。逐天下,服四兽,然者“狰”也。“狰”者,上古蛮荒之神兽,出于钟山,阴烛之鼻息,日形于型,尾羽,腰生翅,首四角,琉璃眼,赤皮,生黑络。诶静伏于山间,首击石,“狰狰”之鸣,故名“狰”。以上这段文字我没找到出处,感觉前一半像是出自纬书,认为狰是天降赤心,应运而生。后一半像是现代人的二次创作,把狰与钟山之神烛阴联系起来,说它是烛阴的鼻息所化,白天才能显形,毛皮赤红,有着黑色网络,有着羽毛般的尾巴,头上四只角,腰上有翅膀,琉璃般的眼睛。这段描述很详细,但奇怪的就是没有说狰长得像啥。关于狰的形象,《山海经》云:“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郭璞的《山海经图赞》云:“章莪之山,奇怪所宅。有兽似豹,厥色惟赤。五尾一角,鸣如击石。”可以看出此时狰是独角怪兽,样子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能发出石头碰撞的声音。马昌仪的《古本山海经图说》中提到了狰的另一种形象,书中在介绍狰的时候,引用了《广韵》和《康熙字典》的说法。《广韵》里狰有两种形象,一种是“似豹,一角五尾。”这种说法应当源自《山海经》。另一种是“如狐,有翼。”这种说法是新出现的。《康熙字典》里狰也是两种形象,与《广韵》的描述相似,只不过对第二种形象中做了补充,“一曰似狐有翼。黄氏续骚经曰:枭授翼于狰狞。”并且还引用《集韵》的说法,认为狰“飞狐也”,现在的飞狐一般指的是鼯鼠。可以看出“四皇移位……”这段文字似乎是对两种狰的形象加以融合,由一角变为四角,细节也做了具体描述。不知道活儿该笔下的狰会是哪种,另外章莪山上除了狰,还有毕方。
显示更多八九玄功者,又名九转元功,即是《封神演义》中所记载的阐教神功,杨戬,袁洪皆有修炼。阴数最大为八,阳数最大为九,八九相乘即为道教最大之数,故天地有九宫八卦,七十二候。不仅是修成金丹大道之法门,其中包含诸般神通法术。阐教弟子杨戬所使用纵地金光,法天象地,七十二变,驾雾腾云,元神出窍(杨戬运动八九元功,将元神遁出),以及金刚不坏之身等等神通皆出自这《八九玄功》,可见这神功包罗万象,蕴含了诸般神通法术,而上述只是其中的已知部分。二郎神杨戬学会《八九玄功》,修成七十二般变化之功,凡天地间飞禽走兽,山石草木,阴阳五行之中,万事万物,无不变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玉鼎真人有云:修成八九玄中妙,任尔纵横在世间。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