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天后从顶流做起

作者: 仙千寻
👥 149 读者
⏱️ 连载中
古装言情
宁檬开局就是阿美莉卡一个顶级乐队的键盘手,乐队出道七年,因为一场演唱会意外,她穿越过来。 也是因为这场意外,乐队男主唱打算让乐队休息一阵子。 正好,原身和国内一家音乐公司签了约,宁檬就回国开起了她嘎嘎嘎乱杀(划掉),是文化搬运的工作。 【PS:本文是带着点男频文娱风格的文娱文。也算一本作者分享音乐的文吧,会出现大量现代音乐推荐。不喜欢的话可以不用点进来噢~】

读者评论 共175条

将来不久
2023年04月28日

这不加个精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难道机
2021年06月03日

  强制睡眠、睡眠挣钱、收割人脑,这些因素凑到一起,很容易想到“人脑挖矿”。这个词虽然早就有了,但这么具体的出现在网文里,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0、粗略科普下挖矿:  挖矿就是用计算机进行区块链虚拟币的计算,因为虚拟币有些能换钱,这种计算行为就被叫做挖矿。  而区块链,简单类比下,就是一个带有密码口令的电子账本。每个人都能联网下载最新版本的电子账本,已知一部分口令,剩下的要你一点点尝试,最先试出来的人,能获得一部分币值奖励。  每次被破解了口令,账本就会在原口令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口令,等待下个人试出口令,循环下去。  口令的长度就是账本的版本,存在一种情况,两个人同时破解了口令,这时就存在两个口令一样长的不同版本A和B。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版本哪个最先出现衍生版本,谁的衍生版本先出现,谁就被承认是有效版本。   1、如果人脑挖矿这个设定成立,很多情节都能解释通:大脑被过度消耗,导致人均早衰;横死后脑潜力还能被压榨,所以要收割大脑;主角每次重生都是携带最新版本的“电子账本”,联网后覆盖当前版本,挖矿相关的账户财产被保留。    但这里也挖了一个坑,主角每次重生,记忆保留,说明大脑结构也保留了。虽然财富越来越多,但携带的“电子账本”也越来越大,消耗的大脑容量也越来越多。等哪次重生后,残存的大脑不够支撑正常生理活动,可能直接就废档了。  就算发展不到重生暴毙的程度,主角重生后第一次联网,自己携带的数据会覆盖当前世界的数据,等于“电子账本”瞬间进化多个版本,这个变量会越来越醒目,主角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而且对这世界的幕后黑手来说,主角携带最新版本数据重生也是在节省幕后黑手的时间。    2、人脑挖矿这个设定,最大的缺陷就是人脑算力太特么可悲了。人脑近千亿个神经元,听起来挺唬人,但相互之间关联性太差,在“试口令”这种简单计算中,连手机算力都比不过。  估计作者要在后文中追加设定,来增强合理性。我能想到两个方向,一个是加强人脑的稀缺性,一个是削弱人脑的稀缺性。  加强稀缺性,就是引入生命力、精神力等一堆超自然概念,赋予人脑某种能力,让一些运算只能用人脑进行。高级职业者每天赚钱比底层人多,比较支持这一点,可能这世界底层人的唯一作用就是作为基数,等待最强职业者诞生,贡献出最强大脑。  削弱稀缺性,这点是根据墟兽联想出来的。变形金刚的核心叫火种,火种能够催发金属诞生金属生命体。而这个世界的墟兽,都是以晶体芯片为核心的金属生命体,这个星球又叫源星。猜想一下,这个世界的芯片精密到一定程度,就会诞生生命,无法作为计算机原件被使用。  为了满足社会运营的算力,只能用生物脑来代替芯片来制造计算机。为此,这世界强行把人权拉低,为把人脑当零件创造合法性。嗯,有点雪国列车中,用小孩代替火车零件的意思了。 (吐血,打了半天字,起点闪退了,又要重来遍,就到这了)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吴桐形态
2024年12月19日

来为青石打call!提名《叩问仙道》书友提名时刻!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扭动的海星星
2022年05月09日

哈哈这章搞笑,李雅静差点沙弟正道~李业突然来了段“抱蔡明”,求生欲极强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S
Steven与君共勉
2024年01月15日

这本书如果像《司藤》一样拍成剧集就好了,可以填补中国内地剧悬疑灵异题材一大缺漏,一些阴阳公众号总会借题发挥说这方面的大尺度题材剧只有港剧台剧能拍出来,内娱又被完爆…真让人不爽。去年拍出了《唐朝诡事录》是在灵异志怪领域的一大进步,希望未来几年会有更好的作品改编剧集出现吧。顺便,个人感觉“旗袍”的称谓还是改成“祺袍”比较合适,毕竟这一款服饰就是民国20年代由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地的汉族城市女性借鉴了西式服装后改良创造而来。整个民国时期除了少数开明的原满清贵族女性(深度汉化,与汉人无异)外,大多数满族女子并不穿祺袍,而汉族城市女性则是穿着的主要人群。因此,当代有些人仅仅因为“旗袍”这个民国时因粗心和习惯而取的错误混淆的名字就把民国汉族城市女性改良发明的祺袍当作满族传统服饰,实乃大谬。虽说民国自改开诞生了中式平面剪裁的四大流派,其中京派祺袍可能参考了清代的“旗女之袍”,但其他三大流派(海派、苏派、粤派/港派)都和清代满族“旗服”没有多少关系。至于改开后出现的运用西式剪裁的所谓改良祺袍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湘派祺袍,就更加与清代旗服无关了。因此,可以说,祺袍和同样由汉族改良创造的中山装、五四装(文明新装)、长衫马褂(民国改良),以及引进自日本的青年装一样,是近代及当代汉服之一,所差的仅仅是官方正式的梳理确认罢了(参考明太祖朱元璋确立明制汉服体系)。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发表你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