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设计:就你们填非常简单?
读者评论 共155条
或许换一个更有胆魄和能力的人来,会望着天上的紫焰来一句“大丈夫当如是”或者“彼可取而代之”。但李姜鳌不一样。他上辈子过得无比窝囊,女朋友没交过一个,天天挨上司骂,还要熬夜加班。连吃个疯狂星期四都要犹犹豫豫。如今老天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只想活的潇洒一点,享受一下生活。这样的场景并不能让他热血澎湃高喊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只会让他考虑自己的位置会不会被这种奇特的紫色火焰波及到,能不能活命。在这种修仙的背景之中,自己就算下一瞬间暴毙都不奇怪。好在这种事情并未发生。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则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陌生,当务之急是尽快离开这个笼子,融入环境才对。其他的都要往后靠。自己既然穿越了,那系统什么的应该是有的吧,赶快来一个能让我理解语言文字的功能吧?李姜鳌往后一靠,睡意越来越浓。这种好事想想就行了,终究还是得靠自己的。………李姜鳌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但肯定不会是大清早,毕竟他是被太阳晒醒的。下意识地伸了个懒腰,肚子又不争气地响了起来,从笼子里爬起来后,李姜鳌才注意到有人在看他。他瞪了回去。身着白金甲衣的男子肩膀宽厚,一双金眸锐利无比,见他瞪回来,似是有些惊讶。李姜鳌也有点惊讶,他看到这人的第一眼,竟没来由地有些感到亲近。这金甲男人并没有多说什么,他似乎是和昨天那位老人一起来的,两人交谈了一阵,很快就走了。昨天考虑的事情今天就有了解决方法——吃过早饭后,来了位教书先生给他启蒙。不知道是不是睡了一觉的原因,今早起来之后就觉得脑子莫名的清醒,连带着自己的智力似乎都上升了几分,识字发音异常地快。不过总有状况外的情况。李姜鳌看着笼子外瑟瑟发抖的先生,心情有些复杂,也不知道自己会说话之后能不能从这笼子里出去。………春雨淅沥沥地打在砖瓦上,抹去了不少灰尘。浅白色的雨幕淋湿了院内的青砖灰瓦,朦胧的夜色罩在这座白砖小院上,总能让人的内心不由自主地静下来。李姜鳌打开窗户想透透气。他穿着青色褶衣,早已没有了之前那股野兽模样。回到木椅上,李姜鳌顺手将手中的玉筒放了下来。得益于相同的语法,他识字说话的速度很快,如今已是不需要教书先生了。这一年来,他也零零散散地了解了不少的事情。自己的名字是李绛遨,那位蓝袍老人叫李玄宣,是他爷爷的爷爷的伯父,而那个被自己看作老怪物的青年人唤作李曦明,是紫府境界的大修士,被尊为昭景真人,其实也才不过百岁。而自己的父亲正是那位金甲男子,叫李周巍,一年前证得紫府,被尊为明煌真人。这一年来,李玄宣时不时地来看看他,与他说说话,倒是自己这个父亲见不到几次。紫府有多厉害他不清楚,这一年来,他都没出过院子。不过既然已经被尊称为真人了,想必确实是老祖级别的。至于修行这方面,他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境界名称,且想修行须得有灵窍,还必须从小抓起。自己有个大修士老爹,想必是有灵窍的,不过看这身体,就算只看表面上,也已经是个青年人了,还不知道被关在笼子里关了多久。看来修仙与他无缘。老祖宗李玄宣倒是对他很是关心,前几天亲自给他拿来了修行功法,让他试试。李绛遨拿起刚刚丢在桌子上的玉筒。三品功法《上琅养轮法》。
显示更多天骄这种东西,虽然不排除极度强大和出挑的个别人,比如像叶凡、石昊这种。但即然分析的是两个世界的人杰对比,那自然是看平均水平。这就像两个高中比教学质量,虽然不排出差一些的学校能出个全市联考第一,但也要看两个学校的平均分和升学率。《完美世界》和《遮天》也是一样的,你比较的是一大票人杰对一大票人杰,看的是平均值。而关于这一点,毫无疑问,《完美世界》的天骄平均质量远比《遮天》的天骄水平要高的多的多的多。《遮天》世界相较于《完美世界》至少有几点不如:第一是血脉传承不如,许多《完美世界》的天骄是真仙后人,甚至是仙王后人,虽然在完美世界的九天十地时期,天地仙道法则残缺,修士很难成仙,但在仙古大陆之前的仙古大陆时期,可是众仙王林立的极度繁盛期。他们这些强者在仙古大陆留下了无尽的家族血脉和宗门传承。虽然仙古大战时期,许多强大的血脉家族和势力传承已经移民到了仙域,等到石昊登场的时候,九天十地的众生都是仙古大战时迁不进仙域的迁剩下的,和残酷的大战死剩下的。但这剩下的血脉家族和势力,这些残剩下的九天十地又生息繁衍起来的生灵,往上倒个数百上万代,基本上都能找到真仙甚至是仙王级的老祖宗。许多天骄甚至还是仙王亲子,比如鲲鹏子和真龙子之类的。相较之下,遮天的顶级血脉体质就是天帝天皇亲子,或者是女性成道者怀胎的皇子之类的。比如叶依水、小凤凰、天皇子、无始之类的。在遮天世界,真仙子嗣都是传说,至于仙王,已经是彻底的传说,除了圣体异像有个“仙王临九天”外,仙王基本上已经是彻彻底底的一个模糊的词汇称谓,连传说都没有了,除了不死药外,也没有任何的遗迹。这是血脉源头的差距,虽说遮天世界的众生也是完美世界九天十地的移民仙域之后剩下的和死剩下的众生后代又繁衍起来的,但毫无疑问,遮天宇宙众生的血脉质量是比不上完美世界的。后世出的天骄的质与量都不及完美世界。遮天第二个不如完美世界的地方是传承不如,在完美世界,修士得到真仙传承、仙王传承甚至是仙帝传承都是有可能的,比如小不点儿的筑基功法就是仙帝级传承《原始真解》,十凶宝术更是仙王级所学毕生之精华。而这些珍贵的传承,都基本上随着纪元末的大战随着那些移民大势力统统进了仙域,留在九天十地的仅有的一点儿仙道传承也在恐怖的仙王大战中基本上灰飞烟灭了。可能在神话时期,还能找到九天十地时期,甚至是仙古大陆时期的一鳞半爪,但到了太古荒古时期,仙古纪元和乱古纪元在遮天宇宙彻底的成了个不知道到底是否存在的不可考证的说不清楚的久远过去。到叶凡登场时,你能在遮天宇宙找到的至高传承是天帝级传承,寻常修士能得到一部大帝传承,就不得了。这是传承底蕴上的绝对差距。仙古大战和乱古大战的两拨进军仙域的大移民潮,迁入仙域的不仅仅是强大的血脉家族,还有传承底蕴和强大的筑基功法。遮天世界天骄第三个比不上完美世界天骄的地方是天地大环境的巨大差距,完美世界的天骄,他们还是个受精卵时,就享受着天地仙道法则和仙精的滋养。虽然九天十地的仙道法则已经不全了,但是仙道法则就是仙道法则,肯定比后世遮天的人道领域法则强大的多的多的多。而且还有不死物质和仙精的滋养,这种物质在后世的遮天宇宙中,只有生命禁区还残留一些跌了品级的仙道精华。关于这种世界法则和仙气仙精的差距,石昊最有发言权,他从下界八域到上界十地的一地是一次接受更完整和品级更高法则及仙气仙精洗礼过程,他根基更深厚,且强了一大截,后来去异域当人质,又接受了一次洗礼,他又强了一大截子。而这种九天十地时期的寻常修炼环境,到了后世,就只有生命禁区还有少量的遗存了。仅凭这一条,遮天世界的天骄人杰们凭什么和完美世界比?说到底,遮天宇宙仅是九天十地的一部分残骸废墟的能量、物质、道则退化演变而成的一方小宇宙。那为什么完美世界的天骄数量好像不如遮天呢?在遮天世界,圣人圣王如雨,且修炼起来极快,而在完美世界,虚道境、斩我境简直难的要死,需要动辄数十上百万年的苦修,数量好像还不是很多。天神境(斩道王者),真神境(仙二)甚至是神火境(仙一)都极具压迫力?尊者境(化龙)都是一方强者,哪怕是上界,铭纹列阵(四极境)都能庇护一方?这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虽然不能给出百分之百的回答,但是也能想到一些原因:首先最基本的,所谓道法的品级不同,九天十地十期的完美世界修士,所悟的天地法则是残缺的仙道法则。而后世遮天世界的修士,师法天地悟的是人道领域范畴之内的法则,其难易程度和门槛是完全不同的,哪怕完美世界的天骄远比遮天世界的天骄的平均质量高的多,但参悟修炼起来,也极度的吃力和困难。所以,完美世界的修士修炼的慢,而且数量相对更少。各位要明白,天地世界是分品级的,天地道则当然也是分品级的,仙道法则比人道法则的等级要高的多的多。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传承不同,完美世界的天骄人杰的传承,基本上是真仙级传承起步,甚至是仙王级乃至于仙帝级传承也不奇怪。比如石昊修的柳神法是仙王级传承,石昊修的原始真解是仙帝级传承。这些传承的一个特点是直指未来的仙王仙帝道果,那就意味着他们首重传人们的大道根基。这就好像两个人盖楼,一个人只盖二三十米高,而另一个人要盖几百米高。结果你会发现,那个只打算盖二三十米高楼房的人都已经封顶大吉、交付使用了,那个要盖几百米高楼的人还在那里“哐、哐、哐”的夯实地基,在那里扎钢筋下屋根脚,一直下扎钢筋到地下几百米深的咬在硬岩床上才行,楼那是没盖几层,之前主要精力在扎根基呢。那个只盖二三十米高楼的,就是遮天的天骄人杰,他们所得的传承,可能是普通圣人最多是大圣级传承,运气好可能有准帝甚至是大帝级经文和相配套的禁忌秘术,他们一生的追求也是圣人圣王大圣,最多证道为一世大帝,他们参悟的天地大道,也是退化后的人道领域法则。而完美世界的天骄,对他们来说,残仙、真仙甚至是仙王都不是传说,有的人甚至是仙王亲子。他们修炼之始,无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师父,一上来就是拿他们当真仙甚至是仙王来培养的,那么在大道根基上理所当然的要吹毛求疵。而这也是六冠王、十冠王之类的由来。而九天十地虽然仙道法则不全了,但不死物质仍旧可以诞生,这就使得完美世界的修士寿命是后世遮天宇宙同境界修士寿命的数十上百倍都不止。比如,遮天的圣人境寿命大约有五千到六千年寿命,可完美世界的虚道境修士,因为有不死物质,所以寿元基本上都是百万岁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完美世界的修士当然有更长的时间和条件去打磨大道根基。为漫漫道途的长远发展而花费更多的时间,而那些留下传承的大能,当然也对自身传人的大道根基严格严求。将徒子徒孙的苦修成果分配给大道根基更多的份额权重。相较之下,遮天修士的生命过于短暂,可谓是朝生而夕死矣,如果不能快速突破境界,那就得老死,那遮天的传承功法,自然就没时间,也没条件慢慢的打磨根基了。修士们同等的修炼成果,可以分配在不同的方面,不过主要有“同境界战力”、“大道根基”、“同境界寿命”等三个方面。就像你一个月的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在房租、吃穿、水电等方面就要有一个权重分配一样。修炼也一样,一部功法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同境界寿命比别人长,那你可能就得牺牲一下同境界战力,比如《常青长寿功》,你要是追求极致的战力,那你的同境界寿命可能就得短一些,比如斗战圣皇。对遮天众生来说,没有不死物质导致的天不假年是个重大困局,这就导致你不可能有太长的时间去打磨大道根基,你必须要快速突破,不然你就会老死。可能对于石昊、叶凡、狠人、无始这种极数的天骄来说,几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的寿命时间足够他们使用了,可以在极其有限的时间之内修出惊人的道果,可以同时兼顾“同境界战力”和“大道根基”等主要要素。但对次一级的天骄们来说,天不假年是真的很无解,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叶凡的天庭,关于如何逆活一世又一世的研究汗牛充栋,还有个天帝师父可以随时求教。但黑皇、叶瞳、花花他们,好像没有一个敢去尝试走红尘仙之路,可能以他们自己的资质悟性,哪怕是有叶凡手把手的去教去引导,也不敢让他们去尝试。可能如何逆活一世又一世这个命题,根本就不是只有寻常古皇大帝的才情悟性的他们,在短短数万年之内能够研究明白的,哪怕是有叶凡这个引导者也不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叶狠二人的才情悟性,能靠自己走出一条红尘仙之路来。可如果,将他们的寿命延长一些呢?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难题呢?那遮天宇宙的红尘仙应该能多几个,比如那个功败垂成的灵宝天尊,说不定就能成功。狠人大帝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推演和准备,也就不会蜕变的差一点儿失败,身躯四分五裂,把青铜仙殿砸了个大洞,差一点儿也步了灵宝天尊的后尘。所以说,遮天宇宙的天不假年问题,给了遮天众生一个极尽残酷的修炼环境,他们只能快速突破,自然选择淘汰之下,他们的能够传承下来的传世经文也是这样的,逼迫他们相较于上个纪元的九天十地时期,不再那么的注重大道根基,或者说他们已经没时间,也没那个条件再去注重根基。在这种修炼方式的取舍之下,后世遮天的天骄人杰,修炼个数百上千年,甚至修炼个数十上百年就能成圣,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在完美世界众生看来是自损根基、自毁前途的行为,到了没有长生物质的遮天世界却成了最现实、最清醒的选择。人很难摆脱自己的环境,修士也一样。
显示更多by橘玄雅注意:若未加说明,则以下问答均局限于“康熙朝”这一时段,不适用于其他时段。同理,若未加说明,“第x子”“第x女”均指康熙帝的子女。一、皇子、公主概论部分Q:皇子和公主的名字都是怎么起的?日常怎么称呼?乳名叫到几岁?夫妻之间会互相叫乳名吗?A:康熙朝初期,皇子和公主的名字大多还用满语,后来基本都改用汉语,像胤礽这样的名字,都是汉语,而不是满语。皇子和公主的乳名没有叫到几岁的规定,但一般进入学龄之前就不再叫了。在档案中,他们都是称呼官称,比如某阿哥、某格格、某公主,没有很生活化的称呼。当然,事实中可能会有生活化的称呼。夫妻之间不会叫乳名。Q:清初有把年幼皇子女寄养在大臣家的情况是真的吗?A:将皇子女抚养在宫外,是清廷入关之前就有的习惯,康熙帝比较靠前的子女,也经常是在宫外抚养。这种习惯在康熙朝中期被废弃。Q:康熙朝皇子分府出宫是否有固定的流程?和分家有什么不同?皇子们都有园子吗?是自由买地建造吗?A:康熙朝的时候,皇子原本都是在后宫居住。等到成婚之前,朝廷会在宫里寻找一个独立的院落,让皇子迁居。成婚之后,皇子一家就在这个独立院落里过日子。再等几年,朝廷为皇子准备好王府,皇子一家再迁居到王府去。至于分家,康熙朝皇子有两步,第一步是“分家产”,第二步是“分旗分”。有的皇子是两步一起进行的,也有的皇子是分开进行的。以及,康熙朝皇子分家和分府不是同时进行的,一般分家比分府要早,但也有例外(比如允禵)。皇子的园子,是在“分家产”的时候,或在“分家产”之后,由宫中分给的。Q:皇子和公主是怎么居住的?据说档案上经常会写某皇子是某宫阿哥或某所阿哥,是指阿哥的出生地还是生活地?A:一般住在后宫。某宫某所写的是生活地。Q:康熙帝的公主是否上学?是否学骑射?A:目前没有直接史料反映康熙帝的公主如何上学,但从侧面史料来看,她们都是学过文化的,而且也学骑射,一些公主会跟着康熙帝打猎。Q:后妃达到什么位分能够亲自抚养子女?子女会跟谁更亲近?A:能否亲自抚养子女,跟位分没有关系,其实主要和年纪有一定关系。当时倾向于让年纪比较大、已经不再生育的主位去抚养子女,以便让年轻的主位可以继续生育。至于亲近的问题,这个过于主观,也并没有必然的规律。就好像我们今天,有些人小时候是祖父母养大的,跟父母接触少,但未必长大之后就更亲近祖父母。养母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而且,当时宫里的抚养,无论是抚养别人的子女,还是抚养自己的子女,都是“责任抚养”,而不是现代人想象中的事必躬亲。和皇子公主私人接触最多的,应该还是乳母。Q:公主也有养母吗?A:公主和皇子一样,大多不是生母亲自抚养。Q:康熙时期皇子幼年也会用饥饿育儿法吗?A:不用。而且可能正相反,康熙朝皇子和公主婴幼儿时期的饮食似乎过于丰盛。Q:公主和皇子结婚他们的生母可以发表意见吗?有决定权吗?康熙帝对儿女的婚事是自己过问还是交给宗人府的呢?A:皇子和公主的婚姻,一般是由皇帝或皇太后、太皇太后决定的,嫡母、生母都没有决定权。至于她们是否能够发表意见,史料里没有反映,但总体来说,她们的意见不太重要。宗人府无权决定皇子和公主的婚姻。Q:公主出嫁、皇子成婚,会给他们的生母提升位分或者待遇吗?A:不会。Q:阿哥生母的出身和位份是否会影响阿哥初封爵位的等级?A:一定程度上会。比如允初封爵位就较高。Q:皇子是分批次的,公主也分批次吗?A:有隐形的批次,但不像皇子那么明显。Q:康熙帝孙辈的婚姻如何决定?他的孙子之间有关系非常好的吗?A:康熙帝孙辈的婚姻由宫廷决定,也就是由皇帝或皇太后、太皇太后决定。康熙帝年纪比较大的孙子,大多曾在宫里居住过,互相关系比较密切。Q:康熙帝的女儿们在京有公主府吗?A:嫁与外藩的公主,一般在京城没有固定府邸。每次来京的时候,内务府会为她们准备空闲府邸居住。Q:康熙帝对女婿有什么要求吗?A:目前看来,康熙帝喜欢挑选出身名门、长相帅气、最好是和宫廷具有亲缘关系的女婿。Q:康熙时期的序齿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规定?A:清初宫廷婴幼儿的夭折率很高,所以当时有齿序和生序的区别。这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制度规定多少岁就必须序齿,而是由皇帝的命令决定的。Q:皇子们现存画像有说真,有说假,有没有认错的?像允禔这种情况是没画还是不能留存?A:目前网络上能见到的画像,允祉、允禩、允禟、允祥、允禵、允礼他们的画像都是正确的,允礽和允的画像则是存疑。古代画像,一般是通过题签或者题字来判断人物,而很多题签是只能从实物上看出来的,网络上的扫描件看不到,这就使得网民无法判断正误,需要馆藏方或专业人士去鉴定。允礽和允的画像似乎就没有题签,当年出售这个画像的人声称是允礽和允,但不能作为标准,所以加了“possibly”这个词,表示存疑。顺便一提,原本允禩、允禟的画像,馆藏方也标注了“possibly”,不过大约在十年前修改了这个判断,删除了“possibly”,应该是有理由的。至于允禔,他是有后裔流传下来的,形成了独立的宗支,所以肯定是有画像的,但是否保存到现在则不得而知。二、具体皇子部分Q:第一子承瑞是在宫里抚养的吗?A:不是。承瑞是交给生母荣妃的哥哥抚养的。Q:第四子赛音察浑是孝庄文皇后起的名字并抚养的吗?A:不是。赛音察浑是宫外抚养,名字大概率是养父起的,他的养父是八旗里的蒙古人。Q:允禔原本的身份地位如何?A:允禔在一废之前,比较受到康熙帝重用。由于允礽是皇太子,与皇帝互为敌体,所以康熙帝在内廷或宫外下达旨意,经常由允禔负责,甚至一废的时候,康熙帝还夸奖过允禔。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Q:允禔被圈禁以后,他领有的佐领被重新分配给其他阿哥了吗?A:允禔革爵圈禁之后,所有佐领均撤出。正好轮到允禵分家,所以允禔的佐领多半给了允禵,还有一小半给了允禔的长子弘昱。Q:仁孝皇后去世以后,康熙安排给宫里的两个阿哥念经,这两个阿哥是太子和万黼吗?A:不是万黼。Q: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里说,康熙帝曾说“朕若不讳,此二人断不可留”,要杀允禔和允礽,是真的吗?A:是真的,近几年发现了档案。不过雍正帝后来也没照办。Q:太子妃瓜尔佳感觉出身不高父职也一般,康熙给儿子们选的福晋都是出于什么考虑呢?A:允礽嫡妻瓜尔佳氏,她的曾祖父石廷柱是汉军八旗创建时的重臣之一,功封三等伯,曾任都统和兵部尚书。祖父华善曾任内大臣,娶郡主为妻。父亲石文炳袭三等伯爵,曾任都统、福州将军,娶郡君为妻。家族拥有伯爵爵位、世管佐领,是典型的八旗勋旧。“出身不高、父职一般”的考语,不知是怎么来的。Q:为什么允祉不能跟允禔和允礽划分到一个批次?A:允禔和允礽的抚养方式都比较特殊,所以两人是一个批次。允祉小时候在宫外长大,回宫之后短期在景仁宫抚养,也可能是短期在景仁宫挂名,给他的称谓也很奇怪。所以允祉是介乎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之间的。抚养的时候更接近第二批次,但后来封爵比较接近第一批次。Q:网上大家都说雍正帝四力半,是什么意思?A:“力”指的是弓力,弓力越大的弓,越难拉开,所以能拉力很高的弓,是武力的一种体现。清代八旗挑选士兵,一般是用六力,一些特别勇猛的健儿,可以达到十八力以上。雍正帝的四力半,其实是出自某一次故宫博物院办的展览,当时展出康雍乾三帝各自的一张弓,康熙帝的十一力,乾隆帝的七力,雍正帝的只有四力半,所以形成了这样一个网络名梗。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梗平时说说尚可,实际是不准确的。因为,皇帝在不同场合,应对不同需求,会使用不同的弓,力的差距会很大。比如,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张“高宗御用牛角金桃皮弓”,是乾隆帝御用的打猎弓之一,乾隆帝曾用它射杀十五只鹿、两只狍子,但它的弓力是三力。也就是说,一位皇帝,可能会拥有很多张力数不同的弓,但不是所有皇帝的所有弓都能顺利保存下来,康、雍二帝保存下来的弓就比较少。只拿雍正帝一张四力半的弓就形成刻板印象,并不合适。Q:在什么节点或事件后,康熙帝把雍正帝当成了继承人?A:目前来看,康熙帝并没有明确的把雍正帝作为继承人。我们认为,在二废之后,康熙帝对继承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还在观察之中。可以说,二废之后,雍正帝已经进入观察圈内,但圈子里还有其他人。相关的问题,可以参见我们写的《九王夺嫡》一书。Q:允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A:允祺原本也养在景仁宫,后来则由孝惠章皇后抚养。康熙帝夸过他人好,可能不太参与夺嫡的问题。他和允禟一母所出,来往比较多,甚至有帮允禟藏匿财产的嫌疑,雍正帝也知道这点,但并不太在意,可能他也比较了解允祺的性格。Q:为什么康熙会在有太子的情况下给六阿哥起名胤祚?A:康熙帝给诸子起名大多是以“福”为核心意思。如禔、礽、祉、禛,都有“福”的意思。如果读过《说文解字》或《康熙字典》会知道,“祚”的本意就是福、佑之意,后世引申的“帝祚”“国祚”,其实也是福的意思。简单说,“祚”指帝位,是一个后起的引申义。Q:为什么说允祐对自己的身份很敏感?A:允祐很早就被过继给叔父隆禧为嗣,当时清廷的宗法制度还不太严格,所以这一过继在《玉牒》里没有记录,但已发现很多档案证明其关系,所以允祐的地位是比较尴尬的。后来,他的儿子被康熙帝指婚,他受宠若惊,反映远比其他兄弟强烈,也是出于这种背景。Q:毙鹰事件为什么造成康熙帝和允禩关系决裂?A:毙鹰事件在小说和电视剧里经常被形容的很严重,仿佛是一种很恶劣的诅咒事件,但其实并非如此。古代运输条件有限,运送活物本身就容易出问题。康熙朝运送鹰只,鹰生病,甚至死亡,都是常见的。档案记载,允禩派了两个人,将两只鹰送给康熙帝,送的时候可能不太谨慎,鹰到了御前已经病病殃殃,并没有死。就算是已经死了,也不是特别严重的过错。康熙帝盛怒,是因为允禩自行决定行程,让康熙帝觉得允禩忤逆。关于这点,现代人可能不太好理解,简单说明一下。现代人和父母一起出去玩,行程由自己决定,让父母听自己的,似乎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样,当时父尊子卑,做子女的无权决定和父亲的会见和行程,而必须要请示父亲。允禩没有请示就擅自决定,让康熙帝感觉受到极度冒犯,而不是因为鹰。Q:阿哥们出宫分府是按照年龄来的吗,为什么雍正帝比允禩大,出宫建府反而是允禩等了雍正帝一年A:皇子分府是按照年龄和批次来的,雍正帝和允禩是同批。迁府的日期需要由钦天监测算,当时,康熙帝希望二人在当年迁居,钦天监测算后则建议允禩当年迁居,雍正帝次年再迁居,康熙帝采纳了钦天监的意见。但允禩应该是主动要求延后,所以后来两个人都是在第二年迁居。Q:允禩和福晋关系如何?福晋的出身高到需要允禩忌惮吗?A:清代皇权极盛,不存在福晋出身高到需要皇子忌惮的情况。允禩和福晋的关系比较特殊,单纯来讲就是有点惧内,而惧内并不一定是身世背景决定的,性格也很重要。当然,惧内是一个客观现象,主观上允禩是自愿的,还是被压迫的,就不得而知了。康熙认为,允禩是被福晋欺负、压迫。而雍正帝则认为,允禩不仅是被欺负和压迫,还被福晋带坏了。但无论是康熙帝还是雍正帝,都对允禩福晋持严厉批评的态度。从目前档案里见到的一些允禩福晋的行为来看,她的确是比较强势,且嫉妒心比较强。Q:允祥在康朝分过府邸吗?还是只分户,却一直居住在宫中?A:允祥是在一废那年办理分家,后来出了事,就一直拖延到康熙四十九年才分完,但是一直没给他分府,原本计划给他的府邸也给了别人。Q:允禵是不是德妃抚养的?A:目前认为允禵不是德妃抚养的。他跟允裪比较像,没有跟兄弟们住在一起,而是住在一个独立院落。Q:允禵在康熙朝有没有被封过爵位?A:允禵在康熙四十七年分府,同年分与旗分,康熙四十八年恩封为固山贝子,康熙五十二年分与家产。Q:允禄福晋的父亲“三品官品级能特”具体应该怎么断句?A:允禄福晋的父亲叫“能特”,出身镶黄旗满洲郭络罗氏。他本身没有当过三品官的实职,但得到了三品官的散阶,所以叫“三品官品级”。Q:十八阿哥为什么会在妃园寝?A:特殊优待。具体是什么理由不太清楚,但康熙帝这样做其实并不罕见,很多夭折、早亡的阿哥、公主,葬地都很有意思。三、具体公主部分Q:为什么只有荣宪公主封了固伦公主?A:康熙帝诸女一般都是严格按照出身获封公主位号,因此没有初封固伦公主的。荣宪公主是因为在康熙四十八年照顾生病的康熙帝,被康熙帝褒奖,才晋封固伦公主。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