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瞎眼乞丐开始加点成神

作者: 癫癫的笔
👥 184 读者
⏱️ 已完结
奇幻玄幻
身为乞丐的陈怀安不仅瞎,还有癫笑症,在他以为是天崩开局时,系统却为他铺上了一条长生路。 陈怀安每日吹曲,只为治愈他难以控制的癫笑症…… 他是游走世间的乞丐,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过,唯他陈怀安不变。 他见证得太多太多,同时代的人和事也逐渐离他而去,而他,始终是他。 人间也渐渐有了陈仙人的传说…… 某一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一处氤氲雾气笼罩的仙岛,只听他恭敬的说道,“晚辈上清玄道人,拜见……陈仙师。”

读者评论 共59条

风飞飞凤
2023年08月11日

2008年微电影《落樱》,导演韩承桓在北电读研时的作品。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谁朱沉浮
2023年08月11日

说一下宇文泰的认同。流传已久的网络谣言,说宇文泰是汉化鲜卑人?汉人官员也是用汉语向鲜卑高层奏事,如辛子炎把“署”念成“树”犯高欢父高树之名讳,被高欢纠正,可知他是以汉语向高欢禀事;[47]而高欢能分辨出汉字音韵的些微差异,足见他的汉语水平确实不差。高欢的汉语水平亦胜过宇文泰,《史通·杂说下第九》载:睹周、齐二国,俱出阴山,必言类互乡,则宇文尤甚。按王劭《齐志》:“宇文公(宇文泰)呼高祖(高欢)曰:‘汉儿’。”夫以献武(高欢)音词未变胡(鲜卑)俗,……周帝(宇文泰)仍称之以华夏,则知其言不逮于齐远矣。[48]在正式分析两人汉语能力前,应先讨论宇文泰称高欢为“汉儿”的含意。关于“汉儿”,《北史·源师传》载高阿那肱称源师为“汉儿”事,[49]元人胡三省论云:诸源本出于鲜卑秃发,高氏生长于鲜卑,自命为鲜卑,未尝以为讳,鲜卑遂自谓贵种,率谓华人为汉儿,率侮诟之。诸源世仕魏朝贵显,习知典礼,遂有雩祭之请,冀以取重,乃以取诟。[50]胡三省之说不确,因深染鲜卑风俗的高欢,却标榜系出渤海高氏(不论真假),正是以汉人阀阅为重的表现;且以贵种自豪的并非高氏而是宇文氏,因宇文泰不仅不讳出身代北,还以鲜卑部落大人之后为傲,《周书·文帝纪》载其先世: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遯居朔野。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51]宇文氏出于匈奴,经周一良研究已无疑义。宇文泰讳言匈奴血统却以统率十二鲜卑部落之葛乌菟后人为荣,可知其“鲜卑化”之彻底。[52]再者,据苏航考证,“汉儿”在当时并非汉族之统称,而是“具有汉文化面貌的中原人”,如此便包含居住于中原,受汉文化影响的鲜卑人;且苏航认为宇文泰称高欢为“汉儿”与他伪托中原大族之后有关(“诚是”两字已删)。[53]与标榜系出渤海高氏的高欢相比,宇文泰直言自身为代武川人,更以鲜卑部落大人之后自傲,他称高欢为“汉儿”,如胡三省所云乃“侮诟”之言,鲜卑优越意识溢于言表。明了宇文泰称高欢为“汉儿”的原因后,便能进一步分析两人汉语水平的高低。周一良认为:“《北史·宇文莫槐传》:‘其语与鲜卑颇异’,当是指宇文部落犹独立时而言。至北魏末叶将近两百年,似宇文氏已不复能保存其‘与鲜卑颇异’之匈奴语言矣。”[54]则宇文泰已不说匈奴语而改操鲜卑语,那他称“音词未变胡(鲜卑)俗”但会说汉语的高欢为“汉儿”,也意味宇文泰说的汉语不及高欢标准(其言不逮于齐远矣),《周书·宇文护传》说宇文泰“常云:‘我得胡力’。当时莫晓其旨,至是人以护字当之。”[55]宇文泰将“护”发成“胡”,以致旁人不明其指,高欢却能纠正汉人大臣的汉语读音,可见,宇文泰的汉语能力确实不如高欢。[56]宇文泰汉语发音既不标准,又“自谓贵种”、蔑视“汉儿”,那么他与侧近说的很可能便是鲜卑话。长孙俭从宇文泰任夏州刺史时即伴随左右,他在接见萧詧使者时“大为鲜卑语”,并“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宇文泰),及退,太祖谓左右曰:‘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谓(长孙)俭曰:‘名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57]宇文泰与长孙俭之言文质彬彬,但早在唐代,刘知几就质疑《周书》:“记宇文(泰)之言,而动遵经典,多依《史》、《汉》……施于寓言则可,求诸实录则否矣。”刘知几还举了几个例子:述太祖(宇文泰)论梁元帝曰:“萧绎可谓天之所废,谁能兴之者乎?”又宇文测为汾州,或谮之,太祖怒曰:“何为间我骨肉,生此贝锦?”此并《六经》之言也。又曰:“荣权吉士也,寡人与之言无二。”此则《三国志》之辞也。刘说最有力的证据,是裴政《太清实录》所述:“长孙俭谓宇文(泰)曰:‘王琛眼睛全不转。’公曰:‘瞎奴使痴人来,岂得怨我。’”刘知几认为此乃“真宇文(泰)之言,无愧于实录矣。”[58]可知《周书·长孙俭传》所载宇文泰之语乃史臣修饰成果,《太清实录》所言才贴近真实。宇文泰既“自谓贵种”,又蔑称汉语水平不低的高欢为“汉儿”,那他与能说鲜卑语的长孙俭讲的自是鲜卑话。只是《太清实录》直录语译,《周书·长孙俭传》则为史官“重加润色”,表述其意而已。[59]北周武帝宇文邕曾“作鲜卑语谓群臣”,[60]则鲜卑、汉群臣便大多懂得鲜卑话。[61]宇文邕时如此,其父宇文泰时更应如是。宇文邕又着有《鲜卑号令》一书,[62]可知西魏北周不论朝廷或军队,鲜卑语皆有一席之地;但东魏高欢对汉人官员说的却是汉语,并用汉语、鲜卑语交替向军队宣令。东、西魏同为六镇军人建立的政权,使用语言却大相径庭的原因是,高欢所得六镇流民虽远多于宇文泰,但他建立的东魏却位于汉人文化、经济渊薮的山东,与西魏所据“戎夷混并”、“民多刚强,类乃非一”,且汉族高门势力微弱的关陇相较,[63]除统治汉人更伙外,也有更多的汉人高门士族出仕政权。多数汉人官员不通鲜卑语,高欢、刘贵等鲜卑显贵却能说汉语,加上鲜卑文武官员大多也懂汉语,汉语自然成为东魏北齐朝廷的通用语。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司影晴风
2024年04月28日

之前答应的月票忘了给,现在给你补上!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书友20191218121701859
2023年05月02日

是走群体路线一即是众,还是个人伟力路线?有考虑向菌毯,马娜生态以及潘多拉生物圈方向发展不?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晓风丶残月
2023年11月10日

芜湖,居然上了每日导毒,加油!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发表你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