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我不是曹睿
读者评论 共92条
作者们写书,是非常消耗精神能量的。好的作品,是值得被等待的。言论当然是自由的。在书友圈翻书友们的留言,有鼓舞作者的、有支持的,也有消极的。有令其他书友读完都觉得感动的,也有令书友读完,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哪一环出现闪失。?(但壮哉我大中华,这一定不可能!)我能理解一直期待的事物,久等不来,会令人出现心焦甚至失望的心情。我只是吃惊于往常在网上看到的“给作者寄刀片”,这样类似开玩笑的话,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屡屡出现在书友圈。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暖三冬。这个故事,已写了几百万文字,那几百万文字曾带给我们的快乐,难道是假的吗?全订此书的花费,都不够买一件冬天的羽绒服,也不够一顿丰盛的宴席。就这么点,真的值得我们就此暴露压不住的阴暗面吗?大可不必啊,朋友!想想最初留下章评的你我,内心一定是有与之共鸣的喜怒哀乐吧!就算为了我们曾经的精神交流,即便想提前离场,也请体面。我不催更,我只希望大大好好的。有好的身体,才能写出好的文字与我们分享。竭泽而渔,是很可怕的。
显示更多《怪谈异闻》并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灵异类网文,正如书名和简介上表现出来的一样,里面的故事都是以都市怪谈的形式呈现的。 沿袭自库奇奇上一本书《青叶灵异事务所》的档案体在这里成功发扬光大,只不过变成了所谓的投稿体。 但在单纯的怪诞氛围上,这本书甚至比起前作更进一步。 因为这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角”,没有作为完整故事必须写出来的“前因后果”,更没有什么善恶有报因果循环的“俗世真理”。 只有鬼。 只有那些不知因何而诞生,同样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对人、对“我”造成伤害的超自然阴影。 它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存在了,好像不需要什么理由。 超出常人所能理解的逻辑范畴,那样广袤而混沌的未知,将为人类带来本能中的至深恐惧。 这便是经典洛式恐怖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创作者与爱好者们称这种形式为“新怪谈”。 常见的新怪谈创作手法,是把无法自圆其说当作营造气氛的手段,人为割裂逻辑来制造细思极恐的留白,否定“理解”甚至于彻底破坏读者尝试“理解”的可能。 跳过解释与铺垫,直接给出残忍而难以接受的结果。 这种违反常规逻辑的叙事,成为了新怪谈文学最大的看点,也正是它吸引众生的魔力之源。 ——不可名状,未知即恐惧,而恐惧就是快感。 让思维随着无法理解的因果接近理性边缘,于日常的裂隙中隐隐窥见科学背后的野蛮和荒诞,禁忌又迷人。 那一刹那的震颤感,彷如苦涩而令人上瘾的毒素。 这或许……就是惊悚灵异类作品能够为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 而回到作品本身,仅仅“新怪谈”这一并不明晰的大框架并不足以完全介绍这本书的魅力。 虽然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角,但大概是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有可能是作者跟某个叫黎云的人有仇——这本书还是有个“主角”的,TA叫黎云。 我为什么要用TA呢? 因为黎云只是一个名字,一个出现在每个小单元剧中且最终被悲剧掉的人物名字。 而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人,却不是同一个,甚至过了一个剧情可能连性别都换了。 每一个黎云都是一个怪谈的受害者。 当下一个怪谈出现时,又会有一个新的黎云被害。 我无从知晓这个名字背后是否有深层含义,但……TA是真的惨啊! 所以就是这样了。 一个场景,一个受害者,一个看似无头无尾的都市怪谈。 《怪谈异闻》就是这样一个个串联起来的怪谈集锦。 读者也不需要去思考什么故事背景逃生出路,只需要看着。 看着整件事好像没什么逻辑地发生,然后貌似没什么影响地落幕。 无从理解事态的发展,只需要感受其中怪异的不协调感,感受都市传说经典异闻就在眼前发生的荒诞。 故事奔腾而过,但你既不知道开头也不知道结尾,连过程也只知道个大概,到头来还是一脸懵逼。 这是什么? 这就是新怪谈了,现代思维下基于真实世界的惊悚幻想。 至今新怪谈运动仍在进行着,众多幻想作家对传统怪谈与恐怖形式的解构和突破,都在为这一幻想文学范式的变革添砖加瓦。 我很欣喜能够在起点,在网文中看到这样一部在写作形式与叙事手法上均走在创新路上的作品。 我仍旧无从知道新怪谈运动将走向何方,或许会像科幻新浪潮运动那样成为时代的丰碑,或许会被新的变革所取代…… 哈,谁知道呢? 反正看就是了。 所以我诚挚地向你们推荐这部作品。 ——感受恐惧,见证历史。 好吧,其实上面都是我瞎扯淡的…… 说实话,去掉因果循环之类的东西,摧毁常理的逻辑,看起来会更震撼。(小声哔哔)
显示更多今早收到讣告: 阅文集团作家李云帆(笔名:七月新番)在昆明家中病故。 七月新番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网络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家,著有作品《春秋我为王》《战国明月》《秦吏》《汉阙》《新书》《匡扶汉室》等。 他所塑造的黑夫、任弘、第五伦等角色,都很灿烂鲜活。如今中断于三国篇,深感遗憾。 七月大大曾说,希望自己的文字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 这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位作者最大的心愿!大家提笔之时,都希望有源源不断的读者进入自己铺就的文字世界,为创造的故事所震撼,为塑造的人物所惊艳。 起点作者大多都是一份很苦逼的状态,长时间构思带来的焦虑,伏案写作影响的各种亚健康,有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已抱病。 失恋才加入起点不久,今日乍一收到噩耗,非常震惊! 失恋其实平日里还有份正式工作,今年又要搞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时间着实是有些紧张。 但人生短短几十年,总有些特别想做,特别值得做的东西。 写书既是我的爱好,又是长期看书以来的一道梦想所在。 这本书真的已经很用心在写。可能前一段剧情的拖沓,导致部分书友觉得有些乏味,编辑也和失恋聊过了这个问题,失恋也已经在调整节奏,后面会适当提速剧情,更用心地构思剧情,努力码字。 可能书友们不会觉得,其实每次想偷懒时候,就会被你们一张张月票,一次次打赏又刺激一下,作者看在眼里,这些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冷不丁收到这么突然的信息,加上最近新书成绩有些下滑,一时之间有些许感慨闷在心中,打扰之处,还请各位书友们见谅~ 最后,一路走好,七月新番!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