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利坚头号玩家
读者评论 共189条
谨以此篇,供后来者观之《超凡从撕剧本开始》作者:燃冷光(阿光)类型:原创剧本潜意识电影(变种无限流)潜意识电影是指潜意识演员通过潜入舱进入到剧本世界演绎属于自己的角色PS:进入剧本世界演绎角色会被屏蔽现实记忆将自己完全当作演绎的角色,所以大咖在戏中毁人设、翻车也是常态背景小贴士:主角张光沫穿越到未来世界,是玄龙帝国的一个孤儿与橘猫相依为伴,先天患有基因病,救治需要一笔不菲的价格。身为主角DEbuff(孤儿、重病、与XXX相依为伴)已经叠满的情况下,自然也有金手指----演绎之书!书哥通过塑造名场面来给能力加点,加点能力等于别人苦练十年,“你看仔细了!我这一拳相当于我20年功力!”可以加点能力和某个号称纯靠自己努力的主角相似。我想已经有人懂了,没错就是“深蓝,加点!”路胜兽,进化吧!哈哈,开个题外话。u1s1,书哥除了能给主角在潜意识电影中保存现实记忆,和看见电影观众、制片组的对话,其他方面相比深蓝真的弱。点数反馈慢,最最最拉的地方是需要主角找本书用笔改写,毫无13数可言……剧情很流畅,前期情节主角各种不按套路出牌美其名曰撕剧本,从小龙套开始逐渐逆袭的过程描写的很不错,让人有追读的想法。后期剧情主要讲述夺文明入侵世界,通过潜意识电影形式决生死。张光沫虽然不按套路出牌,撕剧本,但纵观全文,主角并没有因此崩掉人设,在观众眼中的张光沫是善良,言而有信,正能量的一个人。说到观众我就不得不讲一点了,阿光通过观众聊天的弹幕活跃,侧面描写了张光沫各种行为在观众眼中如何。不少人前显圣的场面缺少了正反向的反馈,这时观众弹幕护体,使得爽度不错,给代入感极强的读者很大的成就感。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长河二代目”“炎狼堡主”“红莲领主”“寒光人王”“大贤良师”“少年法圣”“剑修心魔”“电竞神魔”“断腕军师”“世界重铸者”“巫师之神”“超级转乘者”“月中玄仙”“超维剑帝”“天光仙子”“长河帝君”——张光沫!
显示更多音乐我眼里的音乐应该是一种私人的娱乐,不是单纯的好听和不好听,而是反映什么音乐能在特定的年龄段里打动你吧。要说我个人的音乐史简单概括一下大概是真香史吧。小学阶段,起初我是很抵触流行音乐的。可能是当时低年级班主任一直跟我们灌输流行音乐是没有营养的,还讲了很多追星的危害==。当时爸妈也是很抵触我听流行歌,说我买唱片机是让你来听英语光盘的不是让你听这些的。说到十几年前的流行音乐就不能不提到周董吧,三年级的时候刚拿到mp3用来听英文,身边的小伙伴纷纷开始给我安利周董。当时对周董的印象就是一个普通话都说不清楚的台湾人,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当时听到路上大家都在哼双节棍,七里香反而开始内心抵触。直到mp4的出现,五六年级的我看到了同学放的周董mv(好像是周大侠还是黄金甲),突然开始中二成为了周董的铁粉(可能看到了mv突然有了代入感,真香)。原来讨厌的口齿不清的普通话就变成了优点,我把以前错过的周董歌曲全补了一遍,家里电话彩铃也全设置成周董的歌单,差点被我妈打洗。初中阶段,午休时班上一些调皮的男生偷偷用班上电脑播英文歌,还吸引了隔壁几个班同学跑来在窗户边听。全班几乎都成为了英文歌,当时最喜欢的是林肯公园和魔力红的歌吧,我还曾在班上才艺表演的时候唱了IntheEnd拿了个三等奖00。午休播英文歌成为了我们班的独特风采,为我们课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前几天跟几个初中朋友吃饭的时候谈起来,满满的都是回忆。这里还有个插曲,初中的时候几个死党就在安利我进入二次元说日文歌也很好听,当时沉迷英文歌的我当时对此不屑一顾,觉得英文歌才是正统日文歌算什么吊东西(真香)。升到了高一,刚考入市重点的我就感觉到了学业的压力。平常周一到周五光是写完作业就没什么别的精力了,还得忙里偷闲玩点游戏看会小说,音乐逐渐被我搁置,就算偶尔听听也只是听一些放松的伴奏,用来一起做作业的。高一期末的时候和班主任闹了一小矛盾,正好期末考后爸妈的一个朋友问我想不想去换个环境去美国和她孩子一起念高中,我花了半个月就弄好了所有手续,两个月后前往了陌生的环境。音乐成为了我在前往陌生的国度的飞机上的安慰,我当时带了三个耳机和两个充电宝,生怕飞机上没电了(事实证明根本没用到)。歌单理所应当的切回了熟悉的中文歌,一切对15岁的我来说是那么陌生,只想听点自己熟悉的东西。大学后,可能是实在闲的受不了又想找点乐子,一次手贱点开了b站,请教了几个初中同学入宅应该看什么,结果发现他们推荐的时候除了剧情也会顺带提一嘴xx番的op,战斗或者日常的背景音乐好听。刚开始我是不信的==,后来听了一些天降之物,刀剑,罪恶王冠的op和插曲,今天起我也是二次元了。大学生活成为了我熬夜补番的看番日常,一些好听op根本舍不得跳,一些感人的插曲都会用听歌识曲识别出来单体循环。到了大三,慢慢的原先觉得很燃的歌曲也不是那么对胃口了,我又入了主机坑,喜欢上了许多游戏的背景音乐。比如法老控,不管是轨迹系列还是伊苏系列,战斗的伴奏总能我热血沸腾,探索的时候让我如坐针毡,日常的曲调让我感到放松和温馨,结局的时候让我感动与难过。大四的时候感觉进入了佛系听歌时期,经常会怀旧听听以前的歌曲,有时会觉得以前好傻这么无聊的歌也听的下去,有的经典的歌曲时间久了反而愈加喜欢。现在基本上是来者不拒,只要能让我感动到的音乐就是我喜欢的音乐。一路走来,感觉音乐就像伴随我成长的一个伙伴,他的样子可能一直在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一直伴随在我身边,无论我喜欢他的哪个模样。不是特别喜欢和别人分享音乐,因为我自己曾经就否定过很多别人喜欢的音乐,虽然自己后面也喜欢上了,但是这种被否定的感觉不太好。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