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武魂龙渊剑,我成剑鞘了

作者: 不学牛马
👥 266 读者
⏱️ 连载中
奇幻玄幻
斗罗大陆第一部同人 前世刚入社会的丁泉意外来到了斗罗大陆,觉醒了前世自己锻造的(龙渊)剑武魂,不过在武魂觉醒之时剑鞘融入自己的身体,成为了武魂的剑鞘。 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武魂真身状态。 武魂吸收魂环获得的特性身体也能够同步获取。 丁泉放弃了纯攻击的道路,转而以五行为基,辅以阴阳,依存自然,寄托时空,融于无量。 (不跟唐三,不入势力,有原创角色)

读者评论 共23条

书友160814075812901
2022年11月16日

神农,粮草,文笔诙谐幽默,后面会从流云犬进化成苍云兽,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二十四战剑穿身
2022年06月13日

很多时候,哪怕目的是好的,但也要高明的手段来完成,尤其是说服竞争对手。三点式安全带这个案例,陆铭先声夺人,拿出一份【安全性测试报告】不仅打击了罗德曼的嚣张气焰,更让合作伙伴赵兴旺和黑道教父温凉玉再一次刷新了对自己印象。有钱而不吝啬,霸道而不逾矩。罗德曼办好了差事,朱二公子会获得父亲的信任从而掌控更多的资源,自己获得更多的专利费,赵兴旺收获了更多的名气、金钱,让公司更有前景。每一个人都照顾到了,多方共赢不过如此。赚钱的同时又令千千万万的汽车司机和乘客保障了生命安全。然而现实中,如果没有砸了十万块钱获得测试报告,同样的话就完全没有说服力。有实力同时也要有好的手段,其实恋爱中也一样,并不是可以为了一个人去死,就能感动对方,收到爱情。你要先知道对方的性格,知道她想要什么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只能感动自己。同学们共勉。参军的每一章信息量都挺大的,不拖沓,不灌水,实在是令人兴奋啊!继续期待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洛關
2018年11月14日

把百合暖气停了,会不会冷的灵感爆棚主动加更啊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安塞尼克之翼
2020年08月03日

看了多年网文,这部书绝对是精品。前期剧情略显拖沓,真的是听了老读者的劝告勉强啃完的,这一点希望作者以后注意调整节奏。关键前期这些剧情并不是主线剧情需要的世界观铺陈,几乎完全可以归于废料。但从大约七十章开始,剧情、人物、世界观、宇宙观统统原地起飞,一发不可收拾。真感觉作者也是和主角一样从第三条时间线里返回了一样,突然就醒事了。接下来说说自认为本书最闪光的几处亮点:第一,主角是人。没错,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有没有金手指?有。但他所承受的苦难同样也是其他人的无数倍,我觉得这个也算等价交换了。同样的,金手指并不提高他的属性值,他的属性必须自己去打磨,去修炼。这个做不得假。然后主角并不是万事通,他最优长的天赋其实也仅能支撑他当一个兵王而已。所以他必须要依靠许许多多优秀的配角来辅助完成他伟大的事业。这一点极大的丰满了本书的人物群,让每一个人都有秀出来的空间,也有自己的不可或缺性。我觉得这是本书最成功的基础设定之一,直接把本书的剧情潜力保送上了大后期。否则到了后期很多东西都没法写了,因为主角很可能就成神了,那还要有个性的小弟干嘛呢?第二,对于人类大一统的合理畅想。这个题材已经烂大街了,但作者通过时间线这个特质给人类创造了一个无可匹敌但又最终可以战胜的对手。这很聪明,也很合理。否则你跟我说人类能像天煞那样三下五除二搞翻一个能旅行到地球的外星文明,这也太鄙视书友们的智力了。那是好莱坞玩特效用的梗,而不是一个励志写真科幻的作者该有的格局。第三,对人类情感或然性的运用是点睛之笔。这一点其实很多作品都有提到,但总是觉得不够彻底,差点意思。总是无法让人在对未来人工智能无限可能的畅想中充满自信。但作者很鸡贼的借来了量子意识流这个概念给人类的情感思维背书。这一操作很讨巧的给人类自然孕育的大脑、思维、情感组成的三位一体CPU冠上了潜力无限的桂冠。因此使得一切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最关键的是还不费力论述。这的确很鸡贼。第四,对苍蝇眼的设定很精彩。蜂巢意识文明、生物实用主义科技树的组合简直让人拍案叫绝。虽然虫族的概念早已有之,但不管是银河伞兵还是星际争霸里的虫族其实归根结底是野兽。除非你给它们开玄幻系的挂....比如凯瑞甘....否则真的很难说服观众一个有机体是特么怎么承受黑洞湮灭武器的攻击的……那种级别的机体强度,得多大的内能源供应才能达到啊?难道每个个体都有一颗恒星供能吗?那虫族又谈何数量优势呢?既有个体优势又有数量优势是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矛盾,这种东西直接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但苍蝇眼不一样,苍蝇眼的拿来主义很特别,其实它本质上还是个工业文明,只不过是生物工业罢了……他们的基础材料是细菌,这其实跟机械工业科技树上的纳米机器人没多大区别。但归根结底,它还是得尊重能量守恒定律的,它还是对宇宙客观资源的一种利用方式。所以,这不违和。逻辑上讲得通,这很重要。这样的敌人是实实在在的,不会让读者觉得无聊。不会让读者认为,这个敌人其实是作者GM硬刷出来的反派。因为它们的成长、生存以及发展逻辑是站得住脚的。然后再给它们加持时间的优势之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嘎杂琉璃球
2018年12月18日

我不禁有一个脑洞。如果喜马拉雅山脉下方,又一个天然通道。类似地道那种。连接了贵霜和中原。假设通道虽然长但是宽度足够六马并行。那会是什么情况呢?会不会当年秦始皇甚至更早就会占了哪块地。毕竟古印欧人可是被妇好打败才跑到印度那个地方的。

显示更多
👍
💬 5条回复

发表你的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