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荒种田:满级大佬有空间
读者评论 共200条
首先邵树德横空出世使得书中的历史和现实的历史有了很大的区别。现在的战略就是东攻全忠,北防克用,南遏行密。但大夏和北宋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二元制帝国,后者则是传统的农耕帝国。欲安中原,必图河北,欲安河北,必图东北。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侵华要发动七七事变,甲午海战是中国的国运之战的原因,也是明失东北则亡国的原因。想要成为汉唐元清那样的大帝国必须要控遏东北。但是夏王的基本盘离东北太远了,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基本盘来控制东北,河北,中原,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定都河北,其次是中原。那么适宜作为都城的基本也就几个,北京,邺城,洛阳,汴梁(开封)。至于定都长安的可以歇歇了,邵树德以夏代唐,长安一点都不适合。会使得叛乱此起彼伏。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北京,南到杭州。大运河沿线城池具有天然优势。一、北京北京处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定都北京可以同时实现对两大文明区的控制。辽朝时期,将这里作为“南京”,推行“以汉治汉”,初步建立了二元制的国家。金国时期,直接将首都定在燕京,有利于同时控制中原、东北和蒙古。蒙古灭金国之后,忽必烈也在1271年定都北京,建立元朝,实现对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的控制。缺点现在还在李克用的手中,短期内看不到希望二、邺城邺城之地位于河北,在华北平原一马平川之地,邺城西有太行,东有黄河、北临漳河、滏阳河,南有洹水和淇水,山川围绕,沃野千里,兼之漕运通畅,交通便利,自古就有“天下腰膂”之称,占领了邺城便可以辐射整个河北,从而进窥中原之地,以图天下。然因隋朝发生叛乱使得杨坚毁其城,迁其民,隋炀帝杨广修建广济渠避开邺城,使其渐渐衰落然其地理优势可以使得夏王在河北有一个较为稳固的基本盘,重建邺城使之为都城,沟通大运河,迁吐蕃,党项等番部,迁关中,河南之汉民。借助都城的虹吸效应,用以瓦解河北的分裂势力。也方便夏军禁军经上党攻河东,北伐幽州击败北方最大的对手李克用。缺点也同样明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经营。三、洛阳洛阳一般是作为东都或者陪都而存在,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洛阳处于长安通往关东的最关键一点,是沟通关东和关西的中心,古代称为“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就是指的洛阳。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就试图“宅兹中国”,后来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在洛阳建立东都,实现了周武王的计划。此后的汉、隋、唐,洛阳都是东都。在长安陷落和破坏后,洛阳就是陪都,如东周、东汉魏晋定都洛阳,其主要原因就是关中遭到了破坏。洛阳的另外一大优势就是经济腹地比长安大。这里处于华北平原的角落,粮食供应是没有问题的,经济发展也没有问题。但是,因为地形太平坦,也导致军事防御成为问题。因为洛阳处于“天下之中”,所以也是一个“四战之国”。在军阀战争时代,定都洛阳就意味着四面防御、四面出击。随着关中地区在唐朝后走向衰落,洛阳沟通东西的地位就被削弱了,此后也没有王朝定都洛阳四、汴梁(开封)首先,汴梁(开封)确实是所谓的“四战之地”,这是由它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汴梁地处中原腹地,无山川之险,四战之地,形势涣散,不利于守。战国时魏国定都于此,张仪说魏哀王曰,“魏地四平,诸侯四通辐辏,无名山大川之限。梁之地势,固战场也。”但就像硬币有着正反两面一样,四战之地,意味着汴梁拥有交通发达的地理优势,尤其是在唐代以后,南方中国越来越繁荣的历史大背景下,便于联系南方的汴梁(开封)变得越来越重要。汴梁(开封),“西索温洛,东镇齐鲁,背依燕赵,面控江淮”,四周河流纵横,处汴河中枢位置,向西连接黄河、渭河而直达洛阳,长安,往东南经淮河、大运河抵达长江,连通江淮、两浙、荆湖,并远连巴蜀、岭南,有所谓“汴水横亘中原,首承黄河,漕引江南荆湖,其利远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的说法。
显示更多【活动周期】09月10日至10月11日【参与方式】发贴参与,帖子中需包含关键词“九月同人”【活动奖励】①500rmb【活动说明】①同人图不可以使用ai②同人文最少500字③发在同人区域④粉丝值学徒⑤限定条件同人文或者同人图必须跟第三卷故事相关【奖励说明】①一等奖两位:50rmb②二等奖五位:30rmb③三等奖:15rmb【注意事项】①综合考虑帖子内容质量,字数等,同人图记得留线稿。②先回复本帖③活动上限奖励为500rmb④参加活动获奖的可以进主页福利群领奖⑤最终解释权归破怨师运营团队所有。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