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青门外
读者评论 共35条
小朱进言惹怒宋徽宗,补抓捕下狱,看似是弄险的危险行为,但从多方面分析,看似危险,实则很安全,至少有八九成的把握不会有生命危险,第一,从宋徽宗的角度讲,宋徽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皇帝,至少是一个智商及格的人,他只是贪图享乐任性妄为,而不是残暴,没有动不动就下令杀人,从看到小朱的治安疏第一时间只是命令罢官入京受审而不是直接下令处死,说明他还是有一定理智的,有理智就会权衡与取舍,不会随意乱杀人。第二,从治安疏的内容上讲,是作为一个官员的责任,也是在当时的政治规矩的范围内的行为,小朱在治安疏中骂的是蔡京等人是奸臣是贼,这和宋徽宗准备让蔡京背方腊起义的锅是契合的,指责皇帝在对待太子方面的过错,也是在情理之中,并且有唐太宗与魏征的先例在前。第三,从宋朝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讲,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对官员特别是文官读书人都是非常优待的,除了谋反造反这样的罪名外,是不会随便杀官员的,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王韶的儿子(杀他可能有其他的政治意图)和方腊起义中弃城逃跑官员的处罚,还有宋徽宗为了让蔡京背方腊起义的锅,也是用温和的手段(派人暗示带话)迫使其辞相。第四,朱院长献灵芝给宋徽宗,宋徽宗可是龙心大悦,赐了一堆虚虚实实的东西,并且朱院长被留在延福宫半个月,可是引来百官震惊啊,由此可见,朱院长在宋徽宗心中还是有一定的份量的。还有以朱院长的政治智慧出能把宋徽宗马屁拍得舒舒服服的,要不然出不会将朱院长留半个月,这可是第一次见面啊。第五,小朱本身也不是毫无倚仗的,探花、活字印刷、口碑声望、功绩这些是傍身的BUFF,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写悔过书就给升迁。以上五点就足以确保小朱不会有生命危险,最多受皮肉之苦,最终的处罚也是大概率是刺配边疆和剥夺官身,但这些也有后手安排,以宋朝的官场系统性腐败现象来说,皮肉之苦和刺字都是有办法应对的,积年老吏中的高手是可以一棍子打死人也可以一棍子打不散一块豆腐,刺字也可以作假,只要钱给够。所以,综上所述,小朱这次上疏,就是一次有惊无险的政治冒险。虽说很多书友对这个情节的安排上不满意,但我觉得还行,但就是作者讲这个情节的展开太简单了,平白直叙,两三章就结束了,没有读一点惊险感,虽说知道主角不会挂,但情节中的冲突感没有,总得来说是失望的。
显示更多《说难》系列二怎么办,闲来无事就想怼作者——————————————————————孤三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自诩非凡人而历劫人间,因以在上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打赏。好写作,随缘更新。每有卡顿,便默然不更。性拖延,文贫不能存稿。旧友知其如此,或劝慰而安之。造码辄尽,期在不更,既更而晚,曾不吝情三天一更。众人愤然,愿寄刀片,贤友督促,空费口舌,晏如也。每尝熬夜插旗,颇示己志。事后未成,懊悔自终。乱曰:随子有言:“不戚戚于欠稿,不汲汲于加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默不作声,以示不更,看不见即不存欤?掩耳便可盗铃欤?————————————翻译一下一字词些用法造码辄尽:造是去的意思,一去码字就灵感枯尽。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兹是这的意思,若人是那人的意思,俦是类/辈的意思。她说的不就是孤三这种人么?
显示更多评论区挺热闹啊,咱不说贵霜多少人了。先看下面这段话:初,月氏尝助汉击车师有功,因求汉公主。超拒还其使,由是怨恨。遣其副王谢将兵七万攻超。超众少,皆大恐。超譬军士曰:"月氏兵虽多,然数千里逾葱岭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谢遂前攻超,不下,又抄掠无所得。超度其粮将尽,必从龟兹求救,乃遣兵数百于东界要之。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超伏兵遮击,尽杀之,持其使首以示谢。谢大惊,即遣使请罪,愿得生归。超纵遣之。月氏由是大震,岁奉贡献”……有记载的汉室打贵霜唯一一次,就这战力……他配挡住汉子的大军么……但是这是小说嘛,加强加强是应该的,军魂.三天赋这些贵霜有可以.但是一汉顶五胡的帝国意志.长城守望开在这里了!贵霜凭借几万大军挡住了一时三刻?直白点说……他……不……配……!!!
显示更多
发表你的评论